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父亲打伞”,有没有正确方式?

2015年09月26日 16:0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现代作家朱自清有一篇回忆父亲的著名散文《背影》,令许多人过目难忘。在这篇散文里,朱自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文字朴素,真实地把父亲对儿女的爱,用深刻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真挚感人。几十年过去了,又有一个“背影”感动了不少人,但是,对这新一版的“背影”,我们在感动的时候,还应该有一种成长的思考。

  感动无数人的是这样一张照片:美国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一位华人父亲为孩子打着伞,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淋透了。从照片中可见当时正下着不小的雨,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亲穿着衬衫、手提公文包,尽管全身湿透,右手的伞坚定地举在儿子头上,小男孩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伐,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被雨水淋湿。 这一幕被网友拍到,随后照片在网络上被疯传,这种父亲为爱担当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一张照片迅速点燃大家心中对父母深沉的爱意,据说不少网友为之落泪,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纷纷给他们打了电话……

  无独有偶,另一张照片也是前后脚在网上流传。这张照片是在伦敦街头拍到的,同样是爸爸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也是下雨天,这位英国父亲很自然地把伞打在了自己头上,蹦蹦跳跳的小女儿淋着雨,牵着父亲的手走在人行道上。从照片上看,地面湿了,看来雨也并不小。

  都是“父亲打伞”的故事,同为男主角的父亲,面对雨和伞和孩子的时候,选择却是如此大相径庭,中国父亲宁愿淋湿自己,也要把伞罩在孩子头上,而英国父亲的选择正好相反,自己打着伞,让小女孩淋着雨。那个坚持把伞打给孩子,把自己淋透的父亲身体一定很不舒服,不少人都被那个淋雨的父亲感动得心潮起伏。父爱如山,感动没有错误,我们从小受到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在感动于那幅画面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思考那个淋着雨的背影,思考那幅英国父女俩雨中前行的画面。

  我们无须在这里质疑父爱。都是父爱如山,我们需要质疑、思考的是,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在对待孩子成长的问题上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父亲打伞”的故事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我们在感动于中国父亲的举动时,无须用中式思维批评英国父亲貌似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无须在“父亲打伞”的故事中,批评中国父亲式的溺爱,或者盲目、不理性的感动。也许这就是中国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在那幅英国父女的画面上,我们同样看到父爱深远,看到快乐,看到轻松,看到成长,更看到父亲可以为你遮风挡雨,但路还得自己走的画外音。

  父亲张星:为什么不要以爱的名义

  我的女儿四岁了,作为年轻的父亲,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这似乎是父母的本能。所以刚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第一就是感动,感动父母对子女那份无私的感情,但是,往深了想,我们中国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多少类似“父亲打伞”的故事?所以,感动之外,我们中国父母要思考,思考怎么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跌倒了,我们赶忙给扶起,孩子哭了,父母立即抱起来,孩子从出生就被我们父母以爱的名义,剥夺了感受自由、感受独立的能力,爸爸可以为孩子遮挡风雨,但是人生的路替不得孩子,我看网上有不少这样的留言说,为什么不把儿子抱在手上,父子俩不就都在伞下了吗?问题根本不在这里,不是淋湿不淋湿的问题,是从这张照片上折射出我们中国父母从一开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和西方父母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无视孩子的感受力,我看英国父女那张照片,那个在雨中行走的小女孩非常快乐,要教会孩子独立就先要孩子自己亲自感受快乐,感受幸福、感受痛苦,知道什么是平等的爱。我们中国家长,从一开就剥夺了孩子的感受能力,怕他们淋雨感冒,怕他们衣服湿了不舒服,恨不得直接把孩子放在自己舒适的臂弯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得感受麻痹症。

  14岁少年林萧凯:我小时候喜欢偷着去淋雨

  因为上初三明年要中考了,老师说这张照片很有感染力,我就想会不会中考考作文呢?如果按作文题目来写的话,分析这张照片的中心意思,老师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延伸,一方面意义是,以后的路还要你自己走,所以父亲不抱着儿子,要懂得感恩父母,他们为你受了很多苦。另一方面意义是,父亲左手拎的是事业,右手撑起的是希望。如果作文按照这个路子写,老师说肯定方法是对的。

  我自己的真实想法,看了这张照片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就喜欢下雨天,可以在雨中奔跑,在雨里和小伙伴玩儿多酷呢,为什么要打伞呢?照片中那个英国小朋友一定和我是一样的想法,下雨在路上踩水太快乐了。那位中国小男孩就享受不到那样一份老天爷给的快乐,他可能永远不会有被淋雨的好玩了,那份喜悦的心情那个小男孩恐怕没有感受,小时候,下雨了,父亲为我撑伞,伞偏向我这边,回到家时,发现父亲的衣服湿了,但是,趁着父母不注意,我还是自己跑到外面去雨中跑着玩儿了。我现在想想,我小时候为什么喜欢淋雨,其实那是很好玩的事,孩子就想找那种逆境中的快乐感觉,他很想挑战大人认为的不安全,很想尝试刺激,所以会这样。我觉得父母给孩子的爱首先要理解孩子需要什么,对于孩子来讲,快乐是第一重要的,那个小男孩也一定想在雨中蹦蹦跳跳的,可他爸爸没有给他机会。他爸爸衣服都湿透了,一定挺难受的。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感动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父亲浑身湿透了,伞下的小男孩还浑然不知,这种爱很不平等。

  蒋梅燕:对孩子的爱是尊重平等

  由于工作关系,我的孩子是在美国度过的童年。都是养孩子,其实中西方一样的地方也挺多,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就特别不一样,比如美国父母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很下功夫。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无论在公园里,还是在街头抑或是飞机的过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着跑的惊险镜头。美国父母在对待孩子哭上,也和中国人不同。中国父母很怕孩子哭,一哭就去哄。而在美国,父母会让孩子哭,觉得这是在锻炼孩子,对孩子有好处。在美国下雨天让孩子淋雨父母自己打着伞的很多,因为父母的脑子里,就觉得孩子的独立应该从小锻炼,孩子不应该享受特权的,中国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西方教育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尊重,是平等。

  本报记者 陈滨 J071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