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春晖个展开幕 作品展现“东方性的当代探索”

2015年10月25日 21: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杭春晖个展开幕作品展现“东方性的当代探索”
杭春晖个展开幕式现场。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宋宇晟) 今日,“绘事物语——杭春晖个展”在北京798新绎空间开幕。本次展出的作品多以中国画为基础,同时在新的尝试中体现出“东方性的当代探索”。杭春晖在本次展览的序言中写道:水墨是我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在现成品与绘画的实验中,我努力寻找绘画的新可能;而在日益观念化的当代语境中,我也试图保留绘画所持有的温度,虽然它们不再是我作品的全部。“绘事物语”要表达的就是这个观点。

绘画雕塑-女人体研究192x88cm x2
绘画雕塑-女人体研究192x88cm x2

  本次展览是杭春晖今年9月在纽约举办同名个展后,在国内的首次个展。展览从艺术家13年前的影像作品《我爱你》入手,呈现其个人化的水墨创作思路。该展共展出16件作品,包括“蝴蝶识别手册”系列、“假亦真”系列和2015年最新创作的女人体研究及“绘画雕塑”系列作品。

2015《王的加冕》150x90cm
2015《王的加冕》150x90cm

  水墨中的“光感”

  在杭春晖的创作中,光线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本次展出的不少作品都在水墨画的形式中体现出“光感”与“气韵”。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展现西方绘画传统中的“光感”,这让杭春晖的作品带有很强的“中西融合”的味道。

  事实上,这些作品在削弱了中国画“线条性表现”的同时,也加入了对西方绘画中“光感”的虚化处理。在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何桂彦看来,这些作品保留了水墨的媒介特点,但并不追求传统水墨的审美趣味,相反,立足于当代绘画语言进行探索。

  对此,杭春晖认为,这些作品体现了自己尝试着在画面中实现“虚”与“实”的视觉结合。“这种努力一方面是在讨论西方绘画传统中的‘光感’,另一方面也试图表现东方绘画传统中的‘气韵’。在这种‘虚’与‘实’的矛盾之中,我一直在寻找一种东方所特有的视觉‘虚境’,也努力营造着属于我自己的‘中西融合’之路 。”

2015年《蝴蝶识别手册之二十二》,纸本绘画+蝴蝶标本 30×36cmx2
2015年《蝴蝶识别手册之二十二》,纸本绘画+蝴蝶标本 30×36cmx2

  东方绘画形式与西方科学理性

  而在2014年的作品中,杭春晖开始尝试着跳出单一种类绘画的范畴,为中国画加入一些其他元素。

  记者在“假亦真”系列作品中看到,艺术家通过“手工绘画”与“工业复制品”的视觉镜像,组合成一个新的作品。在展出的“蝴蝶识别手册”系列中,艺术家不仅在传统中国卷轴画的图像中加入了对某种蝴蝶的介绍文本,还在画中嵌入了蝴蝶标本。而在“绘画雕塑”系列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了双面绘画的形式,将某一形象的正反两面展示在正反两面的画中。

  杭春晖觉得,这种在作品中的挪用及研究,“模糊了东方绘画形式与西方科学理性的视觉边界”。而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将中国与西方进行融合。

  此外,何桂彦还认为,“蝴蝶识别手册”系列在保留绘画手工性的同时,积极为作品注入观念性,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绘画的上下文语境。他在本次展览的评论中写道:“图像、现成品(指蝴蝶标本)、文本形成了一个意义系统,而这个系统,又重新形成了一种视觉逻辑。”

2014《假亦真——惊》 纸本设色+数码微喷 128x50cm(实物图)
2014《假亦真——惊》 纸本设色+数码微喷 128x50cm(实物图)

  “东方性的当代探索”

  在杭春晖的作品中,“东方性的当代探索”这一主题似乎总能找到不同的表现方式。

  对于这种探索,何桂彦这样形容:他不是对过去的绘画体系进行彻底的批判、颠覆、否定,相反是在寻求一种可能性,这也是他基于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整体了解、认识之上所进行的改变。虽然他的作品在形式语言中仍然保留了部分工笔画的形式,但是在人物仪式性的处理和当代人精神性的呈现上,也与过去的审美趣味截然不同。

  而在杭春晖自己看来,这种“东方性的当代探索”会在中国文化不断自觉的语境下,成为一种新的可能性,构建出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历史”与“地缘”的双重桥梁。

  他在本次展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水墨是我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在现成品与绘画的实验中,我努力寻找绘画的新可能;而在日益观念化的当代语境中,我也试图保留绘画所持有的温度,虽然它们不再是我作品的全部。“绘事物语”要表达的就是这个观点。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