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建“海疆历史文化廊道” 水下考古点睛“文物地图”

2016年01月15日 2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济南1月15日电 (曾洁)山东省文物局计划于2016年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及半岛文化区进行近海水下遗址和文物探明,保护沿海建筑,修复制盐遗址的工作,继续构建“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与南京、泉州、福州、广州等其他城市联合,助推“海上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记者15日在山东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的水下考古工作涉及山东烟台、青岛、威海、长岛、蓬莱、龙口、日照、石岛等多地,廊道规划建设工作已于2015年正式启动,2015年6月山东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2016年相关部门将陆续开始近海水下文物、沿海海防设施、近现代建筑、盐业遗址等保护工程。

  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说,“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的规划建设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山东省文物局提出建设地跨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的海疆文化长廊,与南京、泉州、福州、广州等其他城市联合共同推进申遗工程。

  作为文物大省山东的文物工作负责人,谢治秀表示,“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只是山东“文物地图效应”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使文物保护从单体保护向区域统筹转变,山东相继划分了以孔孟文化为代表的曲阜片区,以红色革命历史为特征的沂蒙片区,以定陶王陵黄肠题凑汉墓为代表的鲁西片区,以泰山文化为代表的泰沂片区,以及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和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等“七区两带”,打破行政区划,让文化多元的山东文物工作打破空间,绘制以文化为核心的“文物地图”。

  “山东文物分布广泛,遗存较多,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保护传承体系。”据谢治秀介绍,目前山东已经梳理出了史前文化遗产体系,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遗产体系,儒家文化和齐鲁文化遗产体系,革命文化和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体系这四大体系。

  据悉,“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已经纳入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框架。(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