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太阳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确认还需更多证据

2016年01月24日 09:0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日前,美国科学家在《天文物理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在太阳系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质量约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质量的10倍,沿“奇特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环绕一周需时1万年至2万年。唯有如此,才能解释太阳系柯伊伯带中6颗天体的运行轨道异常。

  与公众的兴奋不同,大多数天文学家对这一发现都表现得比较谨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就提醒:且慢下结论!

  确认还需更多证据

  郑永春介绍,这只是一个计算模型得出的结论,这颗行星是否存在还要看观测证据。“这颗未知行星距离太阳十分遥远,行星表面反射的太阳光极其微弱,看起来就像黑屋子中的一颗煤球,极难发现。科学家们寄希望于2021年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大麦哲伦望远镜建成时,或许有可能观测到这颗未知行星。”郑永春指出。

  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艾伦·斯托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发现表示了怀疑——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中找到了几千颗类似超级地球的行星,但没有一颗系外行星的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美国西南研究院的行星科学家莱文森也表示:“在我的职业生涯看到过很多类似研究和说法,但事实证明都是错误的。”

  郑永春认为,不同距离的天体之间都会存在相互作用,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这颗“第九大行星”会影响柯依伯带天体的运行轨道发生倾斜,因此需要考察尽可能多的天体,才能使得轨道计算更为精确,“如果我们能观测到该区域更多天体的运行轨道发生异常,存在这颗未知行星的结论会更有说服力”。

  被挑战的太阳系模型

  从冥王星被“剥夺”太阳系行星地位、降为矮行星,到“第九大行星”发现,最近数十年,我们所熟悉的太阳系模型一直备受挑战。

  此前,西班牙和英国科学家就曾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在冥王星以远的太阳系空间,可能至少隐藏着两颗未知行星,它们的引力影响了海王星以外已知天体的运行轨道。

  郑永春解释,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太阳系理论认为,海王星轨道以外天体的轨道分布应该是随机的,再加上某种观测偏差,它们的轨道必须满足一系列特征:比如轨道半长轴接近15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轨道倾角几乎为0°,近日点辐角也要接近0°或者180°。但是已发现的十多颗极端海外天体的实际情况却很不相同,这也就暗示着存在其他行星的可能性。

  就在2015年,美国双子星天文台和卡内基学会的研究人员也宣称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颗“异常”天体——据估算,这颗天体的直径约为450千米,与太阳的最近距离约为80个天文单位。发现者推测,这颗天体的轨道可能受到一颗又黑又冷的超级地球的影响,其大小约为地球的10倍。

  不过,要想发动一场天文学的“革命”,科学家们还需要更多证据。郑永春说:“不管怎样,在被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之前,太阳系是否存在未知行星还只是推测。”

  (本报记者 齐芳)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