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并非所有“买买买”都属于强迫性购物

2016年02月01日 10:58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 

  中大医院心理科主任 袁勇贵

  有人说,11月9日是“119”,讲的是防火;11月10日是“110”,讲的是防盗;而11月11日,那要防的必须是各种各样的“买买买”和“剁手族”。特别是这年头,“双十一”都已经走出国门了。

  咱们先不讨论国人的购买欲到底有多旺盛,就说说那些一边喊着“买买买”一边哭着“要剁手”的小伙伴,这种又痛又快乐的滋味到底是为了啥?你买来的东西又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更可怕的是,在国际医学期刊上在线发表的一篇分析称,现如今强迫性购物作为一种疾病,患病率已经达到5%,大学生、女性都是高危人群。如果你也是一个“剁手党”,你怕了么?

  如果要对一个“剁手党”说,“买买买”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那么TA一定会很不快。不过这里,我们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买买买”都属于强迫性购物,也就是所谓的精神疾病;而坏消息则是,强迫性购物并不是一种罕见病。因为根据匈牙利专家一项涉及三万多人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具有代表性的成年群体中,强迫性购物的总患病率为4.9%,以大学生群体和女性群体居多。

  换句话说,100个人里或许可能就藏了5个“购物狂”,而且这5个人的情况确实可以用疾病来论了。

  强迫性购物我们通俗称为“购物狂”,和一般的“买买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区别总结起来就是:你买这个东西为了啥?

  不得不承认,有了网络购物后,“逛街”越来越方便,海外淘货、货比三家都不是问题,加上收入增加,许多人的购买欲确实空前高涨。不过,绝大多数人购物,冲得还是“这样东西我想要”。

  现在确实有些人购买欲望非常旺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消费承受能力,并因此负债。但如果他们购买的那些东西,的确是他们需要的,或者喜欢的,那么这只能说是个人消费理财观念的问题,但并不属于强迫性购物范畴。比如你每个月收入只有两千,却看中了价值几万的包包,朝思暮想还是忍不住买了回来,从消费理财的观念上这或许有待商榷,但这行为本身并不能算病态。

  “强迫性购物”者的购物初衷,却是标准的“只重过程,不看结果”,买了什么不重要,购买的过程才是他们“爽”的根源。所以即便事后肉痛,债台高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交,他们也无法做到“剁手”。

  这种强迫性购物,在心理学上被归属于“冲动控制障碍”一类,确实算是一类疾病。同类问题中,还包括赌博成瘾甚至滥用药物成瘾等。关于强迫性购物是如何出现的,目前认为成因和抑郁症有些相似——都和人大脑的神经递质紊乱有关。因为神经递质分泌和水平紊乱,不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情绪,诱发抑郁症这样的疾病; 也可能影响到人的认知和行为,导致强迫性购物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不用说,这当然是需要专业医生治疗的。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