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钢琴巨匠波利尼将再度访华

2016年03月09日 17: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钢琴巨匠波利尼将再度访华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高凯)国家大剧院9日发布消息称,74岁高龄的意大利钢琴演奏大师波利尼将亮相国家大剧院2016国际钢琴系列,此次北京之行将是大师本年度亚洲巡演在中国的唯一一站。

  在本场音乐会上,波利尼将为北京观众演绎浪漫主义时期两位作曲大师舒曼和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

  74年前,一位未来的钢琴大师诞生于意大利米兰,他就是毛里奇奥·波利尼。虽然并非成长在音乐世家,但都是忠实音乐爱好者的父母给予了波利尼丰富的音乐启蒙,同时也发现了波利尼在钢琴演奏上的天赋。

  1960年,18岁的波利尼参加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虽然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凭借出色而稳定的演奏技艺,波利尼获得了当届比赛的冠军。担任比赛评委的演奏大师鲁宾斯坦甚至用“如果论技术,真不知我们在座的评委中有谁能弹得比他还好”来夸赞波利尼。

  作为这一钢琴界“奥林匹克”的新科冠军,原本应该借势步入演奏家行列的波利尼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选择,他在好友克劳迪奥·阿巴多的建议下,毅然淡出了舞台,跟随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演奏家米开朗杰利进一步学习演奏,直到八年后才再次出现在舞台上。

  这一段长达八年的“闭关修炼”为波利尼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八年时光换来的是从“冠军”到“全能钢琴家”的蜕变。从巴洛克时期的巴赫、泰勒曼,到古典时期的贝多芬、莫扎特,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舒曼、肖邦,甚至里盖蒂、布列兹等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大师的作品,不同历史时期、风格流派的作品都频繁出现在大师的音乐会曲目中。

  自2006年首次访华演出之后,北京像伦敦、巴黎、东京、萨尔茨堡一样,成为波利尼每年必去的一站。2009年至2012年,大师四年三度造访国家大剧院,为观众演绎了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大师的作品,精致而严谨的演绎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剧院如今还保存着波利尼亲笔签名的斯坦威钢琴。继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七年后,4月3日大师将四度与北京观众见面。这次,他将演奏德国浪漫主义大师舒曼和波兰作曲家肖邦的经典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大师这次特意将米兰家中的演奏钢琴运到北京。在当晚音乐会中,波利尼大师将用这台远渡重洋的钢琴,以最熟悉的乐音为北京观众诠释两位大师的名作。

  在古典音乐史上,19世纪被称为“浪漫主义的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和波兰作曲家肖邦堪称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全盛时期的中流砥柱。在4月3日的音乐会上,波利尼将通过这两位作曲家的六部经典作品,全景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魅力。

  在音乐会的上半场,波利尼将为观众演奏舒曼的《快板》和《幻想曲》两部作品。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小品作品达到全盛的年代,舒曼的钢琴小品不仅旋律优美流畅,作品结构同样完整复杂。与炫技类音乐作品不同,舒曼的钢琴作品不仅需要演奏者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结构的充分把握,更需要演奏者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74岁高龄的波利尼大师选择了舒曼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幻想曲》进行演绎,不仅对于观众是难得的聆赏机会,同样也是对钢琴家自我演奏状态的自信。

  音乐会的下半场,大师将为观众演奏四首肖邦的钢琴作品。波兰作曲家肖邦有着“钢琴诗人”的称号,他的作品旋律极富诗意,创作手法细腻精湛,技巧繁杂华丽,情感真实强烈。肖邦是波利尼最钟爱的作曲家,他对这位波兰作曲家的演绎也被业内奉为权威。当晚音乐会的四首作品涵盖了夜曲、船歌、摇篮曲、波罗乃兹四种体裁,虽然短小却各具特色。夜曲是一种三段体器乐短曲,肖邦一生共创作过二十一首夜曲作品,如歌如诉的旋律中饱含着作曲家的沉思。起源于意大利的“船歌”同样是深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喜爱的形式,这种曲式由船夫们的民歌发展而来,起伏的旋律如流水般自然流畅。而其中最具“波兰情怀”的作品当属《波罗乃兹》。波罗乃兹本是十九世纪风靡波兰的民间舞曲,这种三拍子舞曲节奏明快跳跃,富有激情,肖邦更在作品中毫不吝啬于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在波利尼大师纯正的演绎下,波兰民间欢快的舞蹈场景即将缓缓展开。(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