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北说书渐行渐远 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2016年03月11日 1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陕北说书渐行渐远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陕北说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说书艺人队伍不断“缩水”。 张远 摄

  中新网陕西延安3月11日电 题:陕北说书渐行渐远 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作者 张远 高庆国

  “吴起的荞面疙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延川县靠近黄河畔,狗头大枣赛鸡蛋。”在陕西延安柳树店村的庙会上,说书艺人李培东手持三弦,在二胡、铜锣的伴奏下,“唱”了一段陕北说书。

  作为陕北民间艺术最耀眼的技艺之一,陕北说书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唱词通俗流畅、激昂粗犷,故事性和趣味性十足。

  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陕北说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说书艺人队伍不断“缩水”,且鲜有年轻人的身影。在当日庙会的演出班子里,最年轻的李培东已经45岁,围坐四周的听众也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一曲终了,李培东自编的唱词赢得一片掌声与喝彩。“陕北说书讲究师徒相承,师傅身口相传,如此代代延续。”李培东对中新网记者说,自己14岁拜师学艺,至今说书已有30年时间,现在却一直收不到徒弟,“年轻娃娃都不愿意学这个了”。

  与李培东同台说书的张和平是延安市曲艺协会的会员,现已59岁。他的父亲张俊功是陕北说书界的“大腕”,曾推动陕北说书得到大力发展。张和平的亮相表演让台下的村民多了些唏嘘感慨。

  “以前说书人走村串乡,在婚丧嫁娶、乔迁、过寿之事上都能见到他们,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张和平对记者说,据他了解,陕北目前约有千余名说书艺人,其中年轻人不到十人。

  “我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说书,由于陕北说书对语言要求较高,所以名师出高徒就显得格外重要。”张和平说,自己也曾带过20余个徒弟,但大部分都已转行。

  在张和平看来,出于收入不理想、看不到发展前景、民众观念转变等种种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对学习陕北说书并不热衷。在他们眼中,到城市去打工,享受繁华的都市生活比日渐落寞的陕北说书更有吸引力。此外,许多说书艺人也迫于生计纷纷转行。

  曾当过5年说书艺人的代生录坦言,早年间陕北说书十分红火,当地民众素有“宁听说书不看戏”的传统。在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以及娱乐多元化的冲击下,如今陕北说书已是“日暮西山”,只有在庙会、广场卖艺以及酒店活动上才能看到说书艺人的身影。

  “现存的说书艺人几乎都已过不惑之年,如果再无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到这批人都唱不动的时候,陕北说书恐将彻底消亡。”代生录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