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鸡汤总好过碳酸饮料

2016年03月22日 10: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爱地人

  3月18日一早,《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刚一上线,朋友圈就被各种刷屏。此等盛况,颇似前几年《山丘》和《平凡之路》被疯狂转发的再现。如果要说这首歌在传播上还有一些瑕疵的话,那就是它没有出现在一个更准确的日子里。因为就在同一天的晚上,与大众久别的老狼,选择了第四季《我是歌手》这个平台,与文艺老中青三代重逢,翻唱了朴树的《旅途》,由于相似的情怀,也削弱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战斗持久力。至少,在进入月圆时,已经成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我歌和老狼”。

  先来说一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虽然从发行时间来讲,这是一首全新推出的作品,但实际上这却是高晓松一首压箱底的歌,因为早在许巍的这个版本推出之前,老狼和谭维维都曾经录过这首作品,只是最后才选择了许巍的版本而已。而“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句心灵鸡汤,更早已经成为了高晓松的口头禅。虽然,在他个人最早的叙述里,这句话还是他妈说的。

  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成为今年的情怀爆款曲,还是没有问题的。要说情怀,这首歌确实有,虽然创作者的高晓松,如今早已经游走于娱乐圈、脱口秀、互联网等各种产业之间,变换着明星、商人、导演等各种身份角色。但即使如此,高晓松毕竟是成长于八十年代的文人,是由海子、北岛、顾城的诗,罗大佑和“披头士”音乐滋养的一代,再加上家学渊源,让他能够拥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所以就算他写歌时未必虔诚,但那架势和范儿,却永远继承了那个白衣飘飘时代的好传统。而且相比那些只会些流浪、远方、理想、姑娘的文艺中青年,高晓松的遣词造句和文字结构能力,确实看起来还比较高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从音乐制作的角度来讲,这首歌曲格局明朗开阔,尤其是曲后许巍加上和声的人声演绎,更有着直奔大歌而去的效果,也可以说这首作品从制作的导向上,它与《山丘》那样的自我发声、以情动人,最后一不小心被刷成了年度大歌不一样,而是从一开始就怀着广而传播的目的。

  许巍和高晓松的组合形式,也保证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情怀效应。这和只要是张楚、李宗盛、朴树、李健、老狼等等歌手开唱,就必须会被人往情怀的方向指引是一样的。毕竟,高晓松是校园民谣的领军人物,无论如今的他多么油滑,但都无法否认曾经的他,多么风花雪月。而许巍从地下摇滚歌手到文艺青年偶像,代表的也是一代摇滚青年的成长和坚守。作为从上个世纪走来的音乐人,在作品呈现上,肯定会有传统时代的纯真身影。

  这首歌曲最重要的歌词无疑就是那段副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为此也引来造句风潮,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恶搞。这段歌词算是整首作品最精髓的部分,当然听起来也确实够鸡汤的。

  但也别看不起鸡汤,至少在这个充满戾气的时代,以及充满味精汤的音乐时代,这种心灵鸡汤还是能起到情绪的调节和缓冲作用。鸡汤再怎么次,它好歹还是有营养的,比起碳酸饮料还是能起到些滋补作用的,更比被心灵砒霜毒死要好得多。况且,每个人的审美体质不一样,在现在这个时代大环境下,动不动就炖弗洛伊德、柏拉图,或者里尔克和兰波这些大补汤,恐怕更多人会虚不受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让人爱与恨的热议点,其实依然还是情怀这个关键词。在这个情怀被频繁消费的年代,情怀为什么成为热点,恰恰就在于这个现实社会中,已经很难有真正情怀生存的土壤。根据市场定律,有需要就会有市场,情怀自然而然就成了如今流行音乐的定制内容之一。就像去年的李健,今年的老狼出现在第四季《我是歌手》的舞台,就是这种音乐分众的需要。其实又何止是流行音乐,就算是现在卖汽车、卖手机的,不都也会打着情怀的标签而行商业之实吗?

  无论如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至少不是恶趣味,它也不是坏榜样,多少还能够带来一些正能量。大多数人在现实中肯定不会接受抛妻弃女、只为诗与远方的选择,哪怕爱死这首歌,每天循环十遍以上,听完之后还是该苟且就苟且,为了远方的苟且继续着眼前的苟且。但每个人心里却还是会为这种念头,留有一定的空间,在某个时段以想象的方式一扫胸口的郁积。即使最后要面对的,除了眼前的苟且,依然还是六点钟的闹铃和七点钟的地铁。

  这其实也是所谓情怀和文艺的特质,它不会带给你什么,也不会帮助你什么,甚至不会给你指引什么。它虚而无用,只提供情感和心灵的些许慰藉,你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打动,说明你还需要远方;没有被打动,说明你自有你的远方,而无须任何人牵引。但无论是哪一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句话其实,是对的。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