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村民用铜板雕刻《清明上河图》 面积为原作100倍

2016年04月15日 09:23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刘胜保正在雕刻小船上的人物。

■刘胜保一有时间就会仔细查看《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精益求精,就连很难观察到的细节都会细心处理。

  出镜人物

  无极县张段固村62岁村民刘胜保

  采访动机

  刘胜保自幼喜欢手工创作,一年前,他开始在黄铜板上雕刻巨幅《清明上河图》。目前,刘胜保已经雕刻完成20块黄铜板,他将会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雕刻。

  □文/本报记者 李兵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在刘胜保家的客厅里,摞着厚厚的一摞黄铜板。每天吃完早饭,62岁的他就会取出一块黄铜板,手持一个小型电钻开始在铜板表面一点点雕刻起来。

  “忙活了将近一年,总算完成了20块。”趁着休息时间,刘胜保找来几位邻居,合力将黄铜板在地面上一一铺开,美轮美奂的《清明上河图》部分场景当即无缝连接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到宽广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摊位上的商品,还有士、农、工、商、医、卜、僧、道……他复刻了原作《清明上河图》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

  刘胜保是无极县张段固村人,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他,还是村里远近闻名的手艺人,从小时候开始,他闲暇之余特别喜欢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1996年,刘胜保在广州的朋友家通过网络,见到了传说中的《清明上河图》。只是看了一眼,刘胜保就被这幅国宝级巨作震撼,当场激发了他亲自动手制作全幅《清明上河图》的想法,而制作手法,则是他最擅长的雕刻。

  回到家后,刘胜保做了一片长1米、宽40厘米的锡片,并在锡片上简单雕刻了一番,但雕刻出来的效果,却不是很满意。随后,刘胜保又尝试在铁板、木板、不锈钢板上雕刻,通过多次试验,直到2010年前后,刘胜保最终确定在质地及效果最好的纯黄铜板上进行雕刻。

  前期的准备是繁琐的,这其中,购买合适的黄铜板就让刘胜保花了好几年时间。为此,他专门订做了一批长2米、宽1米、厚1.5毫米,每块重达27公斤的优质黄铜板。

  2015年6月,刘胜保正式开始了黄铜板《清明上河图》的雕刻工作。利用简易的工具,临摹着放大的原作蓝本,除了吃饭和睡觉,刘胜保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每天的雕刻时间都会超过12个小时。由于雕刻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使得每块成本超过1300元的黄铜板彻底作废。因此,刘胜保创作起来特别认真细致。正因为谨慎的态度,每块黄铜板的创作都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截至目前,刘胜保已经初步雕刻完20块黄铜板。

  刘胜保称,他的全幅作品完成需要使用70块黄铜板,全部雕刻完毕后,将集中进行黄铜板表面的打磨和抛光,到那个时候,面积约为原作100倍的巨幅黄铜板《清明上河图》,将绝对是世界上少见的作品。刘胜保表示,自己的创作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因此,他希望能通过本报结交更多爱好创作及喜欢收藏手工艺品的人士,共同交流经验。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