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去世 人世再无小梅郎

2016年04月26日 10:4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3月31日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于昨天上午11点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82岁。追悼会将于5月3日在八宝山举行。

  北京京剧院发出讣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梅葆玖先生,因支气管痉挛,深度昏迷,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1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各界人士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表示悼念。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与南京渊源颇深

  梅家与南京甘家世交笃厚

  “早在2004年,梅葆玖先生就支持我来办南京自己的梅兰芳艺术研究会”,2010年,南京市京昆研习会会长、甘贡三的外孙女汪小丹成立“南京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时,梅葆玖欣然出任名誉会长,专程赶到南京为“研究会”揭牌,还率领其弟子胡文阁、魏海敏与汪小丹一道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演出了梅派名剧《凤还巢》以示庆贺,成为当时戏曲界的一件盛事。当晚,南京票友的热情让梅葆玖挺激动,他很感慨,“1954年,我父亲带我首次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一晃就是50多年过去了。”

  说起梅派与南京甘家大院的渊源,汪小丹如数家珍。梅派艺术在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个世纪之初,南京京昆界首推甘家主人甘贡三,号称“江南笛王”。30年代甘贡三与“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成立“南京新生音乐戏曲研究社”,引得戏曲名人经常光临此地。梅兰芳曾多次到甘家与甘贡三先生交流、切磋京昆艺术,互为师友。1954年甘贡三的三儿子甘律之与严凤英的结婚典礼的主婚人就是梅兰芳。甘贡三先生的长婿汪剑耘从小喜爱京剧,上个世纪30年代就在南京票界显露锋芒。汪剑耘先生长期钻研梅派艺术,并于1951年成为梅先生的入室弟子。因其深得梅派真传,享有“南京梅兰芳”之誉。

  20岁来南京演出一票难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梅葆玖就曾跟父亲来南京。他首次在南京演出是1954年4月,当时梅兰芳率梅剧团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梅葆玖也登台了。那时,梅葆玖刚满20岁,演的是《四郎探母》《玉堂春》《生死恨》《木兰从军》,在南京一演就是半个多月,不管到哪都是空前轰动。晚上8点演出,凌晨5点就有观众带着铺盖卷儿来排队,生怕买不到票。

  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黄孝慈告诉记者, 因为葆玖先生无子,因此梅家门儿里的梅派就算断了。当然,葆玖先生有很多弟子,也希望他们能继承梅兰芳先生、梅葆玖先生的艺术衣钵,将梅派艺术发扬光大。

  伶人摩登生活

  其实他是个“技术宅”

  在汪小丹印象中,生活中的梅葆玖不仅是京剧大师,还是“不务正业”的车类、音响发烧友。“他从小就喜欢汽车,还有电子产品,‘文革’时演现代戏,他又迷上了灯光布景这些设备,总之,别看他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也喜欢捣鼓这些,是一名汽车、音响以及和电有关的机器的发烧友,拿现在时髦的话说,是技术控、理工男之类。他要是不唱戏,肯定是出色的工程师。”

  一向性格温良中正的梅葆玖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本应发展梅派艺术的年纪恰赶上“文革”。父亲1961年去世,1962年到1964年我在梅团演了几年戏,正准备排新戏的时候,突然男旦和老戏一并被枪毙了,此后14年他没张过一句嘴,管了14年音响。这才让他把小时候喜欢无线电的兴趣爱好发扬光大。上世纪50年代,梅葆玖曾在家中捣鼓出一台立体声音响,相当前卫。

  近50岁考到卡车驾照

  闲下来的时候,梅葆玖喜欢一个人开车出去转转,就连他一个朋友的私家飞机,他也曾尝试开过半小时,还嫌不过瘾。1980年梅葆玖才考到卡车驾照,当时已经快50岁了。父母在的时候不让他考,老怕他闯祸。“考试那天,他最后一个考,结果一次通过。一下来,大伙儿都叫好,说梅老不但戏唱得好,车也开得好。”除了开好车、听音乐,梅葆玖还喜欢养狗。他的爱犬是一只纯种欧洲贵族犬,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活要丰富一些。除了业务之外,各个门类都要懂,让生活充实起来。如果说除了京剧以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接触,这样活着就太可惜了。”(参见今日B6版“人物·揭秘”)

  ■记者手记

  春色如许

  小梅郎心事如斯

  记者昨日在上海出差,也听戏曲界人士谈起小梅先生出生在上海思南公馆87号,梅兰芳一家在上海居住20多年的寓所。在铺天盖地的各类伤逝文字中,梅葆玖的一生,绕不开他那更加著名的父亲梅兰芳的名字。索性有的悼念文字标题关键词就是“戏曲界的星二代”。

  1961年梅兰芳去世,梅葆玖正值盛年,却很快因政治因素被迫退出舞台。幼年学艺、少年上台,在父亲身边一直扮演“随父学艺”的角色。确实,在父亲的光环下,40多岁之后重新出现在舞台上的梅葆玖,在舞台之外,扮演的更多的是“梅派”继承人、梅兰芳事迹讲述者的角色,就像他的名字,葆玖,“保久”。有人替梅葆玖感叹,在他风华绝代的父亲之后,谁知小梅郎梅葆玖的心事?

  但就梅派艺术的弘扬来讲,梅葆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甚至对当今京剧界来说也是举足轻重。他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传人,其中有几十位弟子现都已成为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比如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田慧、谭娜、尚伟等。2010年,在南京那场演出最后,梅葆玖清唱了一段《贵妃醉酒》,那种眼波流转,媚眼如丝,余音绕梁,对门外汉来说也实在惊艳。南京观众聚集在台下,面颊微红,那种对于京剧艺术的掌声是由衷的。有同行说,彼时对京剧还没有太多了解,但从那之后就迷上了传统艺术不可自拔。真是不进剧场与京剧零距离,怎知春色如许?现在得知,以他这样的身份,抱病为票友站台,为京剧艺术传承,真是不遗余力。 张楠

【编辑:魏巍】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