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古韵遗风再发音 浙江新昌探索新昌调腔复兴路

2016年08月28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古韵遗风再发音浙江新昌探索新昌调腔复兴路
新昌调腔登台表演。 郭志贵 摄

  中新网绍兴8月28日电 (见习记者 李倩倩 通讯员 张秋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夏夜,凉风习习,在浙江新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老人,在槐树下、在广场旁、在湖水畔,“咿咿呀呀”唱着新昌调腔。

  新昌,地处浙江东部,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祥地,是浙东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新昌调腔的传唱中心。

新昌调腔排练现场。 宋元钦 摄
新昌调腔排练现场。 宋元钦 摄

  “我们的调腔传唱了600多年了。”新昌调腔剧团的原团长丁黎鸿告诉记者,作为浙江省古老的汉族戏曲声腔之一,新昌调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江的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唯一遗音。

  “新昌调腔特别耐人寻味,我已经听了十多年了。”新昌县南岩小学的音乐老师柴海燕是新昌调腔的“铁杆粉丝”,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到公园里,坐在石凳上欣赏民间小团体的调腔演出。

  “在新昌,调腔一直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调腔演出的群体偏老龄化,很少有看到年轻人登台表演。”柴海燕坦言。

  的确,600多年来,新昌调腔如世间万物般,生存着、发展着,也同样难逃由荣转衰的铁律。近年来,调腔戏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处于濒危状态,剧团资金匮乏,演艺人员青黄不接。

新昌调腔演出现场。 尹雪峰 摄
新昌调腔演出现场。 尹雪峰 摄

  新昌调腔的危机引起了许多调腔老艺人的注意。丁黎鸿表示,保护、传承、发展调腔这一门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戏曲艺术,是每一个调腔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电影、电视等娱乐形式的冲击,新昌县土生土长的新昌调腔剧团坚持演绎古韵遗风。近年来,新昌调腔剧团先后创排与复排出《程婴救狐》、《挑水伯》等10余台优秀传统大戏,调腔经典古戏折子戏20余出,平均每年演出130余场。2013年,新昌调腔剧团携20余出调腔经典古戏折子戏受邀参加“香港中国第四届戏曲节”展演。逢年过节时,新昌调腔剧团也总是携所排大戏下乡演出,力图向世人介绍新昌调腔这一古韵遗音。

  为了更好地传承新昌调腔,2007年9月,新昌开办了5年制调腔中专班,择优录取了35位13-15岁的少年,在新昌调腔剧团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导下,系统学习调腔艺术。同时,新昌调腔还走进了新昌的小学校园,每周三次的老艺人授课,唤起了许多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古老调腔注入了新鲜血液。

  今年九岁的石凯悦从小就喜欢到家门口的城隍庙里听老艺人演唱新昌调腔,上学后,每周三次的调腔课让她雀跃不已,“调腔很好听,我要好好学,以后当个调腔艺人!”

  尽管新昌调腔艺人们为了传承、推广新昌调腔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资金问题却始终制约着新昌调腔的发展。

  “演出成本高,达不到观众的低价要求,演出市场并不令人满意。”丁黎鸿告诉记者,调腔剧种属于大班戏剧种,光演员就需要好几十个,文场武戏、后场帮腔、编剧、导演、舞美、作曲都需要专职人员,一台调腔戏,成本就需要1万多元钱,“而观众的需求永远是既要戏好看,价格又要低廉。”

  丁黎鸿表示,新昌调腔的复兴仍然任重而道远。(完)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