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最美的书”《水墨戏剧》引发阅读热潮

2016年12月12日 14:27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 

  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既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又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故乡。如果说浙江著名学者洛地与其子洛齐合著的《水墨戏剧》,已成为艺术文脉在两代艺术家之间传承的见证,那么12月10日下午,在《水墨戏剧》荣膺“中国最美的书”奖项之际,此书在钟书阁杭州星光大道店的签售活动,则堪称“最美书店”里最美的阅读。

  “中国最美的书”实至名归

  12月10日下午,杭州雾气蒙蒙,带一点寒冷的阴沉。但在中国最美城市的“最美书店”钟书阁,气氛却热烈而温暖,“中国最美的书”《水墨戏剧》杭州签售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该书作者兼设计者洛齐、中国著名昆剧演员张世铮及浙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亲临现场,讲述这本融合了趣味、匠心、信仰和哲思的“最美的书”,与现场早已慕名而来的诸多读者,开启了这个冬季最美的阅读时光。

  《水墨戏剧》由著名浙江学者及戏剧专家洛地先生撰文、当代艺术家洛齐绘画,是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入门导读书。上月,《水墨戏剧》荣膺“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送往德国莱比锡参选“世界最美的书”,在洛地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这本传承了浙江艺术文脉的作品,无疑是对洛地先生最好的祭奠。

  众多媒体和读者朋友很快被现场的《水墨戏剧》手工特装本吸引,纷纷表示“中国最美的书”实至名归。在谈到此项荣誉时,出版方漓江出版社表示,此书特地选择与雅昌艺术印刷合作,洛齐亲自设计封面,并与漓江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吴晓妮一起经过多次协商筹划,确定了“为内容提供最贴切的形式”的装帧设计主旨,采用独特的手工工艺。以水墨作品介绍中国戏曲艺术,内容和形式上的巧妙融合,让《水墨戏剧》独具特色。在从几百种图书中脱颖而出的25种获奖作品中,《水墨戏剧》可以算是最受评委及业界关注的。

  书籍的装帧设计借用了各种戏曲化元素来烘托主题,函套采用镂空设计,对此“中国最美的书”评委评价道,“如追光一样引导戏中人物出现,拉开之后方能看到‘舞台’全景,而一帖帖内页装订成的裸脊有戏本的意象”,意趣无穷。而翻开内页,可以看到《水墨戏剧》分为四个部分——“团圆”“说破”“虚假”“团圆”,洛地先生借此将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特性和美学追求巧妙展现;而这四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分别包裹以作序分,像是戏曲中的幕布,一幕幕缓缓展开生动剧情。内文图文巧妙衔接,每篇文章之首处,偶可见露出半张脸谱,像是台口候场的演员,处处以“书—戏”的表现形式与中国戏曲艺术遥相呼应。洛齐的插画又采用了“虚实”两种不同形式,有的直接印在内页上,有的则是粘贴上去的,隐喻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舞台设置和动作常常使用到的“虚实”之美的处理方式。作为装帧设计者,洛齐表示:“从纸张到排版,我们尽量做得比较有亲和力,触觉与视觉上都要符合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在气质。” 出版社还在书中别出心裁地给读者留有手工参与的创意环节,让这本书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堪称一本最独特的最美的“大家小书”。

  戏剧与水墨:一本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

  《水墨戏剧》由戏剧专家洛地撰写,是一本有大气象的、难得“大家小书”,是了解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必读之书。洛地先生是一位对于中国戏曲尤其是昆曲艺术具有开创性贡献的理论家和历史学家,他对我国传统戏剧、水墨画、书法的理解和研究颇具深广度,但同时又深谙如何把中国戏曲当中的精深和唯美精神传递给一般的读者,因此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普通读者也能步入戏曲艺术的殿堂,了解戏曲的奥秘、艺术的魅力。

  张世铮先生是已有近半个世纪舞台演出经验的昆曲艺术家,他谦逊地表示,若论戏曲研究和学识,在洛地老师面前,自己只是小学生。二人初见于1978年,洛地担任他所在昆曲班中的文化教员,当时他就为洛地学识的渊博折服。作为昆曲表演界的著名演员,张世铮对于这本戏曲理论通俗著作的感受,可以为大众读者提供典型参考:“洛地老师完全说到了演员的心里面,几乎把演员的一举一动全部都讲到了;这本书也非常全面,从编剧、导演到舞台的美术,几乎皆有涉及;同时,《水墨戏剧》的语言非常生动,不是艰涩难懂的戏剧理论语言。”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了解戏剧的入门之作,它能带着读者从根本和理论上一步步深入了解中国戏剧。

  有感于洛地所总结的戏剧表演经验,张世铮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许多戏剧发展的弊端:“现代戏剧因为追求舞台和视觉效果的华丽,将戏剧传统演出规则放于末位,如此本末倒置,正是现代许多戏剧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而传统中囯戏剧能在舞台和百姓中常演不衰,正是因为重视并严格遵守传统戏剧表演规律的缘故。”

  张世铮用“亲切、生动、全面”六字评价表达了自己对本书的喜爱与敬佩之情,并表示,洛地先生既是戏剧研究方面的理论者,又是实践者,他已经全方位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涉及到训诂学、文学、表演学、戏剧学、校勘学等研究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洛氏学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水墨戏剧》实际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它作为通俗的普通戏剧文本的价值。“只有全面地认识洛地,了解洛地老师的研究领域,才能真正认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感受到中国艺术、戏剧的真正魅力。”

  缘起:两代艺术文脉的融合与传承

  签售会上,洛齐重点介绍了《水墨戏剧》一书的出版缘起及创意。

  去年夏天,著名文史学者洛地先生在杭州因病辞世。作为我国当代著名民族文艺及文史学者,浙江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洛地对戏剧和戏曲的认识自成体系,学博而专,著作等身,是深受戏剧和音乐研究界敬仰的前辈。洛地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漓江出版社上海中心联合洛地之子——当代著名艺术家洛齐,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洛地,同时也期待完成艺术文脉在两代艺术家之间的传承。于是,由父子两人合著的《水墨戏剧》——一本融合了趣味、匠心、信仰与哲思的手工特装书,便在这样一种神圣使命的承载中诞生了。

  洛齐表示,自己从小在舞台边长大,这个舞台上总是演出着浙江地区的各样戏剧。考进中国美院之前,从事过舞台灯光和美术的工作,与戏剧算是颇有渊源。父亲洛地是研究古典文学和戏剧的学者,当漓江出版社选择父亲的这本戏剧理论著作作为重点书籍时,他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父亲的研究之间能建立起联系,于是就将自己关于戏剧方面的画作为这本书的插图。这本书从策划、设计,包括排版,纸张、纸张颜色的选择,都作了精心选择,也得到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水墨戏剧》上个月在众多图书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并将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世界最美的书”的评奖。对此,洛齐笑称希望能够再得荣誉。他深信这本书会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因为这本书可谓是一部集中了中国古典艺术范畴的一个文献,囊括了中国的汉字、古典戏剧艺术的表演、古典戏剧的文献以及中国的水墨画、书法等中国元素,相信这本书会打动更多的世界读者。”

  两代艺术家的执着:守护传统中国文化精髓

  提起与洛地先生共同工作的往事,嘉宾蒋中崎难掩感念:“洛地先生不仅是我的师长、领导,更是宽厚博学的朋友。”蒋中崎表示,洛地先生对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和研究,《水墨戏剧》一书就是对中国基本文化价值观的判断,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审美高度。这里无疑倾注了洛地以守护、传承传统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深厚情怀。

  也正因为这种传承之情,洛地的两个儿子都继续了他的艺术之路——不管是洛秦的音乐,还是洛齐的绘画,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戏剧的影子,这也是家族中艺术血脉的延续和发扬。正如洛齐所表示的,父亲洛地能够得到学术界的拥护和认可,这与他立志于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捍卫者密不可分。因为他在古典诗词、古典音乐与戏剧方面,一直要探索和研究如何保护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而正是因此,洛齐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方能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同和喜爱,因为这些作品本质也正是是传递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也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可以“撕”的“最美的书”, “两江物语”打造《水墨戏剧》艺术时空

  谈起《水墨戏剧》的获奖,洛齐表示,本书最初的设计宗旨就是利用最朴素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元素:“《水墨戏剧》能够被出版界和读者的认可,首先得益于父亲文字和思想的魅力,余下的审美的则由自己和漓江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一起设计。”

  听完三位嘉宾的介绍,台下的观众早已忍不住拿起《水墨戏剧》细细品鉴,并在互动环节踊跃发言。在签售环节,洛齐亲自为大家展示了《水墨戏剧》另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这是一本可以“撕”的图书,插画边沿的纸张被撕掉后,书中的图画就变成了一张独立的页面。

  洛齐表示,《水墨戏剧》中的插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插图,而是独立的艺术作品:每幅所缀的白边都有裁切线,读者可以自己动手,沿着裁线将白边撕去,从而让画全然独立起来,也让读者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幅生动的插画。诚然,翻开《水墨戏剧》,每一笔一画都在诉说,都在彰显着自我的神采,是对洛地文字的延伸,更是线条、色彩自己在表达、在吟唱。这也正如这本书的独特装帧一样,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大家小书”演绎“戏墨人生”。

  现场观众兴致勃勃地围绕在洛齐的身边,还有不少人也跃跃欲试地想要一试身手,共同完成这本最美的书的最后创作和设计阶段。

  同时,洛齐也为大家展示了以书中插画为设计灵感的限量版画制品,十一幅为一套的版画制品由漓江出版社“两江物语”平台全面打造,艺术风格包括皮影、水墨小品和脸谱等,据现场“两江物语”的工作人员透露,画作已经在热销中。

  据悉,《水墨戏剧》由漓江出版社上海中心出版发行,“两江物语”是《水墨戏剧》的全力打造者,而作者洛齐则已是两江物语的签约艺术家。从《水墨戏剧》的组稿、编辑、装帧设计、营销推广,一直到参选“中国最美的书”,都是两江物语团队在筹划运营。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精致艺术品牌,两江物语更是将《水墨戏剧》中的艺术元素发挥到极致,制作了《水墨戏剧》洛齐签名限量版画、《水墨戏剧》艺术扑克等,打造全艺术时空,吸引了不少读者的极大关注。

  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在对于艺术与美的无尽探讨中圆满结束。

  现场提问:

  1.关于文本与舞台的关系。

  蒋中崎:有好的文本才有好的演出,舞台展现的是文本的力量,它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出来,而不是被重点装饰的对象。

  洛齐:好的演员其实就是戏;父亲坚持昆曲戏剧结构完整性,古典文化本身有一个很完整的结构在里面,戏的关键在与演员,也在于舞台。比如张老师作为国宝级的昆剧演员,戏就是在演员的身体里。西方艺术以后会向东方艺术靠拢,因为东方的艺术在很久以前已经通过意象和意境来表达精神世界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

  2.请问洛老师,《水墨戏剧》获得“最美的书”,您的心情如何?

  洛齐: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中国有很多的出版社,每年至少出版有几十万个品种,仅艺术类出版物的数量就高达好几万。漓江出版社并不是专业的美术出版社,没有专业的美术设计编辑,《水墨戏剧》能获奖,我感到非常不容易。漓江出版社是一个图书出版的优秀品牌,我相信这也是《水墨戏剧》能够参加评选的一个基础;当然,这本书经过了大概一年的设计,从厚度、开本,到排版、插图、纸张的设计,我和漓江出版社的编辑们都投入了非常大的心血和努力。

  非常感谢漓江出版社编辑的鼓励支持和努力付出,《水墨戏剧》才获得了中国2016年度“最美的书”荣誉,这也是文科类书籍里唯一的一本。也感谢钟书阁,中国现在最美的书店,它的设计和亲和力受到了很多中国读书人的喜爱,能在这里作新书签售会,非常感谢。

【主 办】

漓江出版社上海出版中心 两江物语

【活动嘉宾】

洛齐 生于杭州,《水墨戏剧》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国际著名艺术家

张世铮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昆剧演员

蒋中崎 浙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戏剧理论家

【活动时间】

2016年12月10日下午14:00-16:00

【活动地点】

钟书阁杭州星光大道店(滨江区星光国际广场4幢205号,环幕阅读大厅)

  附录1:图书信息

  《水墨戏剧》(特装本)

  作者:洛地/撰文,洛齐/绘画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包装:四色/手工特装(锁线裸脊,有函套)

  字数:150千字

  图幅:110幅

  印张:10.25

  页码:328

  开本:140mm*205mm 1/32

  定价:198.00元

  ISBN:978-7-5407-7759-3

  出版时间: 2016年9月

  附录2:相关简介

  洛地

  我国当代著名民族文艺及文史学者,浙江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

  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文化部首届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获文化部学术贡献奖、浙江音乐家协会终身奖等。著有《词体构成》《词乐曲唱》《洛地戏曲论集》《戏弄•戏文•戏曲》《说破•虚假•团圆——中国戏曲艺术表现三维》《昆——剧•曲•唱——班》《戏曲与浙江》《戏剧音乐类种》《周传瑛艺术生涯六十年》及《洛地文集》5卷,文史、戏剧、词曲、音乐诸多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百余篇;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

  洛齐

  1960 年生于杭州,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杭州、米兰、里斯本。意大利亚太艺术委员,亚非& 地中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委会主席,曾获意大利佛罗伦萨美迪奇国际艺术奖,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奖。著有《洛齐·绘画的字迹》《洛齐·诗歌》《中国行为摄影》《书法主义》《书法主义文本》等,作品载入《1949—2000 新中国美术史》《中国当代美术20 年》《蒙德里安在中国》《现代水墨二十年》《洛齐在米兰薄邱尼厅》《1993—2014 洛齐:无言之诗》《90 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摄影》《中国书法现代史》等重要美术文献。作品展览于法国卢浮宫、意大利公爵宫、美国华盛顿国际展览中心等重要艺术机构;代表作品被美国波士顿大学瓦利克美术馆、瑞典马尔默现代美术馆、瑞典隆德大学、卢森堡国家画廊、荷兰驻中国大使馆、法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丹麦诺和诺德艺术中心等世界各地文化机构以及苏利文、李嘉诚等私人收藏。

  张世铮

  男,昆剧老生。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1953年进团学艺,初从周传瑛、龚祥甫学小生,后改师郑传鉴、包传铎学老生。

  张世铮的表演讲究规范,气质刚健,富有激情,嗓音略带沙音,但唱来苍劲有力,自具一格。他会戏较多,且多才多艺,表演作风严谨、规范、气质刚健、富有激情。善作曲,擅运用传统曲牌赋以新的表现内容,在曲牌研究和音乐改革上,颇有心得。曾先后多次赴香港、台湾、泰国等地演出。

  蒋中崎

  浙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戏剧理论家。曾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曲艺志浙江卷》常务副主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副主编。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戏曲学术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有《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甬剧发展史述》《姚剧发展简史》《宁海平调史》《湖剧发展史》《睦剧发展史》《越剧文化史》《越剧文化论》等戏曲类专著。先后参与写作的专著有《浙江文化史》《浙江文化地图》《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2008年起担任学术期刊《文化艺术研究》副主编,2014年起担任《浙江通志·舞台艺术卷》执行主编、200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艺志书集成特殊贡献奖。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