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昆明羊甫头墓地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 现少见四层叠葬

2017年03月10日 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工作人员修复出土陶器。 刘冉阳 摄
工作人员修复出土陶器。 刘冉阳 摄

  中新网昆明3月10日电 (记者 胡远航)继1998年至2001年度的较大规模发掘之后,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羊甫头墓地,在最新发掘中又取得突破——出土各类器物313件(套),并发现少见的四层叠葬等现象,为研究古滇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羊甫头墓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羊甫村。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汉式墓葬,出土随葬器物7000余件,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青铜器。特别是出土的精美漆木器,为云南滇文化墓地的首次发现。其发掘成果曾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日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昆明市官渡区博物馆,再次对羊甫头墓地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975平方米,清理墓葬53座,其中青铜时代墓葬45座,明清时期墓葬8座,出土各类器物313件(套)。

工作人员对出土文物进行测量。 刘冉阳 摄
工作人员对出土文物进行测量。 刘冉阳 摄

  10日上午,记者在昆明市官渡区博物馆见到了本次发掘出土的部分器物,主要为陶釜、陶罐等生活用具,及铜矛、铜剑、铜斧等兵器和生产器具。陶器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而多数青铜器上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见。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羊甫头发掘现场负责人胡长城介绍称,此次发掘区位于1998年至2001年度发掘地的东北角,属于墓地的边缘地带。由于历经多次自然和人为活动,原生地层已面目全非。发掘单位花大量人力物力将地表杂物清理后,采用最新应用技术,方才开始正式发掘。

工作人员用石膏修复出土陶器。 刘冉阳 摄
工作人员用石膏修复出土陶器。 刘冉阳 摄

  据介绍,此次发掘历时2个多月,出土各类器物313件(套),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有少量铜铁合制器、玉石器,未见漆木器。其中,陶器有陶釜、陶罐、陶杯、陶纺轮、陶同心圆纹盘等;青铜器有铜矛、铜剑、铜戈、铜啄、铜斧、铜削、铜爪镰、铜臂甲、铜钏、铜扣饰等;其它质地的器物有铜柄铁剑、石坠、玛瑙、绿松石、石纺轮、玉玦等。

  胡长城称,此次发掘的青铜时代墓葬均为小型土坑墓,明清时期墓葬除一座为合葬墓外,其它都为单人葬。初步判断,此次发掘的青铜时代墓葬年代大致定在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期之间,具体年代需等到整理研究再定。而明清时期的墓葬,根据出土的多枚清代铜钱,如“康熙通宝”、“嘉庆通宝”等,说明年代大多在清代早中期。此外,根据墓葬器物及墓葬形制推断,应为平民墓葬。

出土青铜器拼图,多数青铜器上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见。 刘冉阳 摄
出土青铜器拼图,多数青铜器上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见。 刘冉阳 摄

  “较为特殊的是,在发掘中我们还发现两个非常有特点的现象。”胡长城透露,在此次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少数墓葬存在叠葬现象,最多的甚至达到四层,这较为少见;此外,在一残缺的晚清墓葬坑里,考古人员发现棺板底下铺了一层碎玉石。“这种现象在明清墓葬极为少见,在云南地区明清时期的墓葬也是首次发现”。

  “此次发掘获得的信息为羊甫头墓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也是对古滇国文化研究材料的有益补充。”胡长城表示,待这批出土器物修复完毕后,还将形成专门报告。届时,这些沉睡上百年的文物也有望与市民见面。(完)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