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为传统村落编史正名 抢救活化“博物馆”

2017年04月11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广西为传统村落编史正名抢救活化“博物馆”
    广西古村落 桂云 摄

  中新网南宁4月11日电(杨陈 倪哲)“广西的古村落分布广泛,集湖湘、闽粤等多重风格于一体,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通过调研,编撰、出版《广西古村落文化研究及史料集成》系列丛书,展现广西传统古村落的发展历程。”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11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传统村落(俗称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被誉为活化“博物馆”。

广西古村落 桂云 摄
广西古村落 桂云 摄

  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矮寨村,当地瑶、壮、汉民族文化历经数百年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砖挑檐门头、扇形屋檐口、方门圆窗顶、红墙白线条”的建筑风格,是广西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之一。

  像这样的古村落在广西并不在少数,潘琦介绍,广西的古村落可划分为漓湘、西江、红水河、左右江以及北部湾等5个片区,目前,广西已有160多个古村落列为国家级、数百个古村落列为自治区、市级重点保护名录。“对古村落的研究保护,既是让这些被遗忘的角落重回人们的视野,也是为了让无处安放的乡愁找到栖息之地”。

  然而,近年来广西的古村落却面临着历史建筑破败,民间习俗、传统文化日渐流失的尴尬。潘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建设后,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政府对古村落保护也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加之外出务工人员激增,农村空巢现象频现,古建筑年久失修造成的。

  为此,《广西古村落文化研究及史料集成》系列丛书的编撰,将对当地古村落文化进行摸底,重点调研古村落的风俗文化、损坏程度以及修缮所需资金等情况,为广西今后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和参考依据。

  当前,广西住建厅为摸清历史建筑的“身份”,已组织调查组对传统村落内历史建筑的户主、建设年代、建筑构造、使用功能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未来将把上世纪40年代以前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使用功能,主体结构基本完好的建筑,划定为永久保护建筑。

  “古村落急需抢救,但绝不仅仅是保护而已。”潘琦指出,古村落的出路应该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古建筑在修复时应请专家指导,尊重时代特点,尽量保存原有的建筑风貌,不能急功近利。“游客到古村落是为了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千万不能在古建筑里享受现代生活,这是对文物的极大破坏。”

  据悉,《广西古村落文化研究及史料集成》计划于2017年完成资料普查工作,目前桂北全州、灌阳、兴安等地的古村落已完成调研,进入史料编撰阶段。(完)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