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95”后男演员苦练八年 传承国家非遗《泥窑》秧歌

2017年09月01日 1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山西“95”后男演员苦练八年传承国家非遗《泥窑》秧歌
    1日,国家非遗朔州秧歌《泥窑》呈现在山西朔州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上。 张怡 摄

  中新网太原9月1日电 (张怡 丁弘)粉红小卦红鞋,蓝映长褂白围裙的兄妹两人正在台上边唱边跳,一个抹泥,一个铲泥。9月1日,国家非遗朔州秧歌《泥窑》呈现在山西朔州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上。

  舞台上的23岁男演员丁新贺也是国家非遗朔州秧歌《泥窑》的传承人,丁新贺介绍,自己跟着师父学了8年,有时还去翻阅资料了解故事情节,更快地将情感融入在秧歌戏中。

1日,国家非遗朔州秧歌《泥窑》呈现在山西朔州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上。粉红小卦红鞋,蓝映长褂白围裙的兄妹两人正在台上边唱边跳,一个抹泥,一个铲泥。 张怡 摄
1日,国家非遗朔州秧歌《泥窑》呈现在山西朔州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上。粉红小卦红鞋,蓝映长褂白围裙的兄妹两人正在台上边唱边跳,一个抹泥,一个铲泥。 张怡 摄

  据介绍,朔州秧歌《泥窑》再现了西汉末年,刘秀在战乱途中被王莽追兵追杀,逃至朔州一带时被尹生道、尹林花兄妹二人所救,将刘秀藏入砖窑中用一双鞋子抹窑门的场景。朔州秧歌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解放初期,是山西朔州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于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窑》曾在2004年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银奖。

  “每天练的很辛苦,每个动作都要重复练习。”丁新贺说,“现在年轻人学戏曲逐渐减少,希望能保护它们继承下去,我也有责任继承。”

  “听到熟悉的声音,有种亲切的感觉”,太原市民刘先生因工作原因曾在山西朔州地区生活过,那里的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他。他说,“看着表演,仿佛又置身于土窑、土炕中”。“每天都会不停地练习技巧,一直翻跟头,累了歇一会再翻。”丁新贺说,“从小我就喜欢秧歌,大秧歌如今面临消亡,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我很自豪。”(完)

【编辑:魏巍】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