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曲艺告别承前启后的一代

2018年09月30日 09:1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曲艺告别承前启后的一代

  9月28日晚,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6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0月2日在哈尔滨举办。9月28日同一天,著名女相声演员张文霞逝世。今年以来,已有9位曲艺名家辞世,包括相声名家常宝华、师胜杰、丁广泉、魏文华,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田芳、常宝华、师胜杰等人的离去,表明曲艺承前启后的一代正在渐次告别舞台。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单田芳、常宝华、师胜杰等曲艺名家,除了常宝华在上世纪50年代有了较多的作品,其他人大多成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更早地被称为“下九流”的老一辈曲艺人相比,他们大多成长于曲艺院团,拜老一辈艺术家为师。比如,师胜杰就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主动收的关门弟子,传承的期望非常明显。1984年,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相声新作比赛中,已经30年未收徒的侯宝林听了师胜杰的作品激动不已,促成了收师胜杰为徒这件事。那一年,师胜杰31岁。在拜师仪式上,侯宝林说:“师胜杰是我的关门弟子,我今后不再收徒了。我收师胜杰为徒,不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这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师胜杰这样的年轻人继承我们的相声艺术,相声艺术的发展不会等到2000年。”

  常宝华出身于相声世家,兄弟六人皆为相声名家,长兄就是大名鼎鼎的相声名家“小蘑菇”常宝堃。年少成名的常宝华在1951年拜师马三立,成为承前启后一代相声名家的骨干。

  继承曲艺传统的同时,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成为这一代曲艺人初登舞台时的自觉行动。常宝华较早地说起新相声,《帽子工厂》《非砸不可》等作品受到欢迎,师胜杰的《我要补课》《姑娘小伙别这样》《小鞋匠的奇遇》等作品都紧扣时代。单田芳上世纪60年代说了《草原烽火》等30多部评书,逐渐有了名气,1979年重返舞台,再说传统评书迎来艺术巅峰。

  在今年去世的相声名家里,魏文华和张文霞是这一代曲艺人中为数不多的女相声演员,两人都是相声名家武魁海的女弟子,由于相声里女演员的路子比较窄,魏文华和张文霞擅长的都是学唱为主的“柳活儿”。

  从老一辈艺人那里接过相声衣钵的常宝华、师胜杰等人,在培养新人传承相声艺术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师胜杰去世前还担任着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今年7月做客央视时表示相声界要团结。在十余年前郭德纲处境艰难时,师胜杰表态支持。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师胜杰还培养了刘彤、邹德江、李菁等弟子。

  今年年初去世的相声名家丁广泉,也是侯宝林的弟子、师胜杰的师兄。在外人看来,他有些“不务正业”——从1989年收了第一个洋学生大山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收了7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洋徒弟。

  除了继承和发展,这一代曲艺人的风骨显得更为珍贵。在新一代相声演员几乎变成了综艺艺人的时候,知名度更高的师胜杰不像别人那样当司仪、拍广告,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他牢记师父侯宝林大师的话:要做艺,先做人。这简单的话语,或是这代曲艺人的写照。

【编辑:白嘉懿】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