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诗歌已被“边缘化”?诗人梅尔:它的世界仍然热闹

2018年12月13日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上官云)“中国有着很浓厚的诗歌传统,据我了解,诗歌的世界其实很热闹,中国的诗人数量很多,优秀作品每年有不少。所以,诗歌并没有‘边缘化’。”日前,诗人梅尔在北京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时,如此解释与诗歌相关的问题。

诗人梅尔。受访者供图

诗人梅尔。受访者供图

  梅尔是国内诗坛颇有名气的女诗人,曾出版诗集《海绵的重量》《我与你》《十二背后》等。她在17岁时接触诗歌,开始尝试创作。大约一年后,她发表了第一首诗,“1991年前后写诗最疯狂。两三年时间内,我写了近两百首诗”。

  遗憾的是,1992年,梅尔来到北京读书,后来又跟丈夫一起创业,变成典型的“北漂”,搬家成为常态,大量的手稿都不慎遗失。现在说起来,她还觉得有些惋惜,“虽然水平不高,但也是成长记录啊”。

  此后二十余年,由于工作等原因,梅尔写诗变得断断续续,但不管去哪里,背囊中一般总会放上一本诗集。她喜欢旅行,走走停停中遇到的风景、引发的感悟,也顺理成章被写入诗中。

  有一年,她在马丘比丘游览,因为难以适应3300米的海拔,很快产生高原反应,活动稍微剧烈一点,都觉得呼吸困难。

  后来,梅尔辗转乘坐小火车和飞机到了利马,没顾上休息,写下了诗作《马丘比丘》的前三节,一气呵成;又在之后一周的时间内,陆陆续续把后面几节补全。

梅尔的一些作品。受访者供图

梅尔的一些作品。受访者供图

  这首诗,因为运用了复杂独特的意象,充满热烈的情感表达,被很多诗歌评论家视为梅尔2014前后的标志性作品。她也承认,这首诗歌意味着自己创作风格上的转变。

  评论家张清华认为,梅尔的诗歌总体上有两个向度:一是精神,一是自然。她拥有完整的知识系统,《马丘比丘》也是基于巨大的历史遗迹完成自身的精神建构,是一首有震撼力的抒情佳作。

  “如果我身处国内繁重的工作,可能就不会有这首诗。旅行之后,那种似乎突然涌现的灵感,其实很重要。”所以,梅尔觉得,于自身而言,旅行和诗歌有时是互相成就的。

  不久后,另一处奇崛的景致,又给梅尔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那就是“十二背后”。

  “原来的‘十二背后’指位于宽阔水原始森林深处的一条大裂缝,以前叫油桐溪大地缝,在贵州绥阳县。有人说大地缝有十二条岔道,有人说是有十二口深潭,都是当地人的猜测。”很偶然,梅尔和丈夫到贵州考察,意外得知这个风景绝美的所在,遂决定前往。

此前,梅尔在“十二背后”留影。受访者供图
此前,梅尔在“十二背后”。受访者供图

  现在,“十二背后”指的是包括油桐溪大地缝、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清溪峡在内的600平方公里的自然风景区,那里是梅尔的诗歌家园。

  她依然记得第一次去往“十二背后”的景象,有天坑瀑布、有绝美的双河溶洞,石膏洞出洞口的瀑布形成“水帘”,她一下子被震撼了。

  梅尔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诗里,便有了后来颇为著名的《双河溶洞》。在这首诗里,她把自己想象为溶洞本体,富有生命,经历了几亿年才形成,可以看到苍鹰从头上飞过,看到绿树成荫,看到嶙峋的怪石,也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变幻。

  “我的诗歌有两次转变。从家园到自然,从自然到历史。”梅尔认同评论家们的说法,“我希望能够自然地呈现内心感受,这些转变,更多属于一种潜意识里不自觉的创作。”

  也有人说,在当下,诗歌已经变得小众,已经被边缘化了。近年来,几乎每一次成为“现象级”话题,都伴随着争议或者特定标签,比如草根诗人余秀华的走红等等。

梅尔诗集《十二背后》。受访者供图

梅尔诗集《十二背后》。受访者供图

  梅尔觉得,那样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首先还得诗歌本身好,能够吸引人,“一首诗或者别的作品能火,要长时间的流行,应该还是基于文本本身,获得读者认可。流行和经典还是两回事,经典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她看来,诗歌确实小众,却算不上边缘化,“由于体裁、意象运用等原因,诗歌有时确实难以快速理解。现在人们阅读的渠道拓宽了,深度和广度也在增加,所以,诗歌‘小众’几乎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从1986年到现在,梅尔的“诗歌之路”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她表示:“诗歌对我来说是灵魂最终的寄托。在心灵深处,我满怀崇敬之情的认同它。没有诗歌,人生大概会很无聊。”

  “小众”也好,“边缘化”也罢,她说,还会继续写下去,“诗歌就像多年前在我心里埋下的一粒种子,合适的时候会生根、发芽,我希望它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完)

【编辑:郭泽华】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