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超越“兴衰论” 看《拜占庭帝国史》

2019年03月25日 10: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超越“兴衰论” 看《拜占庭帝国史》

  本报讯(记者 张知依)A·A·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中文版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瓦西列夫是20世纪国际史学界公认的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权威,一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其代表作即为《拜占庭帝国史》。译者徐家玲教授介绍说,该书突破了以往研究拜占庭的政治军事叙述模式,将其文化成就置于与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阐释了拜占庭在文学、考古、艺术、建筑等各方面的成就,堪称关于拜占庭的百科全书。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坐落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拜占庭帝国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瓦西列夫这部通史,不仅关注拜占庭与周边世界的交往,还强调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拜占庭帝国是诸多文明的交汇地,是多种宗教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场所。与同类著作相比,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部分,都专设栏目介绍本章所述同一时代的学术、文化及艺术成就,这种处理方式显示了作者对于各个时期拜占庭文化文学史学和艺术等的特别关注和全面把握。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拜占庭帝国史》的翻译出版背后有一段关于“执着”的故事:从译者徐家玲教授最初接触,到《拜占庭帝国史》的中文版的最终出版,历时近30年。谈及自己翻译此书30年的学术历程,徐家玲说: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拜占庭研究者,一路坚守下来的动力,实为推动国内拜占庭研究的“使命感”和“执念”。她认为,瓦西列夫没有像18世纪启蒙史学家一样,以一种全然否定的态度批评拜占庭的存在价值,而是超越了吉本的“兴衰论”,不以成败论英雄,把拜占庭放在地中海和欧亚世界的整体历史中考察、认识和理解。

  当北青报记者问及《拜占庭帝国史》对普通读者的价值时,徐家玲表示,不论是了解巴尔干地区的过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相关问题,还是俄罗斯和斯拉夫国家的起源;不论是关乎历史、法律还是地理,甚或音乐等等领域,“每位读者都能从《拜占庭帝国史》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角度”。

【编辑:孙静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