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青海古驿平安区:街头展“非遗”希望得到更好传承

青海古驿平安区:街头展“非遗”希望得到更好传承

2020年06月12日 21:4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青海古驿平安区:街头展“非遗”希望得到更好传承
    图为非遗传承人进行花儿联唱。 鲁丹阳 摄

  中新网青海海东6月12日电 题:青海古驿平安区:街头展“非遗”希望得到更好传承

  作者鲁丹阳

  “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听青海眉户戏,在我家海西那边没有眉户戏。虽然戏曲的内容没有完全听懂,但是戏曲的曲调我还是很喜欢的。”12日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听青海眉户戏的李长福说。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眉户戏。 鲁丹阳 摄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眉户戏。 鲁丹阳 摄

  当天,海东市平安区举办了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花儿、眉户戏、五鬼顶灯、竹马子、河湟刺绣等非遗项目的展出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看。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祭祀舞《五鬼顶灯》。 鲁丹阳 摄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祭祀舞《五鬼顶灯》。 鲁丹阳 摄

  眉户戏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曹长德当天带着剧团的演员们前来演出,据介绍,曹长德从12岁起学唱眉户戏,如今在平安区沙沟回族乡大寨子村,眉户戏得到繁荣发展,村中民间眉户剧团业余演出人员有40多人。

  在青海,撒拉族刺绣、土族盘绣、湟中堆绣、丹葛尔皮绣、门源回绣等民间刺绣工艺品被统称为“青绣”。“青绣”通过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了青海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图为青之绣坊内的“青绣”耳环。 鲁丹阳 摄
图为青之绣坊内的“青绣”耳环。 鲁丹阳 摄

  在青之绣坊内,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冶生莲的刺绣产品吸引了不少女性消费者购买。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民俗舞蹈《竹马子》。 鲁丹阳 摄
图为非遗传承人表演民俗舞蹈《竹马子》。 鲁丹阳 摄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把‘青绣’文化推广出去,形成一个时尚的商业化产品。前期通过政府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我们通过创新把‘青绣’绣到耳环、项链、鞋子和包等物品上,把原本大件的传统刺绣作品通过缩小、创新,研发出游客喜欢的产品。”冶生莲说。

  在冶生莲的青之绣坊内,记者还看到了不少香包,“这里有青绣扇子荷包、青绣古驿香包、十二生肖香包、桃心香包等,我从这周一开始绣制香包,为下周二举办的首届海东市河湟香包节大赛做准备。”

图为活动现场的观众们兴致勃勃地观看非遗展演项目。 鲁丹阳 摄
图为活动现场的观众们兴致勃勃地观看非遗展演项目。 鲁丹阳 摄

  活动中,祭祀舞《五鬼顶灯》和民俗舞蹈《竹马子》是市民不常见到的,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子》传承人祁永贤介绍,虽然每年都有学徒离开,但是每年也会有新来的学徒,如今他已经培养了两个传承人,“竹马子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竹马子传承人我必须要让竹马子传承下去。”

  “我们今天举办这场活动,主要想把平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欢这些非遗项目,希望通过展示展演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平安区文体旅游广电局文化馆副馆长史惠说。(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