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捐赠百余古代端砚 价值上千万(组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收藏家捐赠百余古代端砚 价值上千万(组图)
2009年03月03日 13:4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收藏家谢志峰将收藏近40载的古代端砚捐赠肇庆

  百余古端砚,价值千万元

  核心提示

  日前,广东著名收藏家谢志峰将自己收藏的116方古代端砚捐献给肇庆市,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把端砚送回娘家”。

  这批端砚价值不菲——据了解,这里面包括长达1300多年历史的唐代古砚,还有众多历史名家如刘墉、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启功、齐白石、容庚、黎雄才、关山月等使用过并题书镌刻铭文的“名人砚”。此外,这些端砚中六成以上配有原装的名贵木盒。经专家鉴定评估,这批古端砚价值约1000万元!

  现场有人低声私语:1000万元的文物怎舍得“无偿捐赠”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年过七旬的谢老语气坚定地表示:“我的藏品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让它回归国家、回归人民。”

  藏品唯一去处是回归国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舍得陪伴您多年的这些藏品吗?

  谢志峰(以下简称“谢”):这一天是难忘的一天,我把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端砚送回它们的“娘家”肇庆。它们是勤劳的肇庆人民创作的,是肇庆的城市名片。虽然捐出藏品我有点舍不得,但更多的是欢喜。作为一个收藏家,收藏的目的是弘扬传统中华文明,而藏品最后的归宿应是国家和人民。

  记:您希望肇庆博物馆如何珍藏这批端砚?

  谢:肇庆不仅要把它们保护好,还要把整个端砚文化发扬光大,让全国、全世界都看到它们的光彩。肇庆是端砚的故乡,而端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四大名砚之首。人们来到肇庆,要么是来看生态环境,要么就是为端砚而来的。

  收集端砚像跟日本人赛跑

  记:端砚文化里,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谢:在端砚里面,你可以看到前人读书学习的心迹。端砚留下了很多文章,有的是指点江山,像帝王将相;有的是旅夜书怀,像骚客文人。从中可以看到前人沉淀的心血。此外,我对广东名人的端砚特别在意,我的收藏中,这一系列是最齐全的!

  记:您收藏端砚有多长时间了?

  谢:我40年前就开始收藏端砚了。当时,我主要是喜欢书房文化,这是一个大系,内容必然离不开文房四宝。在诸砚之中,我最欣赏的是陶瓷砚,觉得它美观,而且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是,我的老师容庚当时就跟我说:“志峰啊,作为广东人,应该收藏端砚,它在广东历史文化中地位很特殊。你看,从唐代开始,四大名砚地位不停变来变去,但端砚始终是第一位。它的特点是墨汁嫩滑,呵气成墨。”我听了容庚老师的教导,突然开窍了,转而收藏端砚。

  记:那您当时是怎样收集端砚的?

  谢:坦白说,我那时是跟日本人赛跑啊!那时,全国还沉浸在“破四旧”的风潮中。很多珍贵的端砚都是各自家中的世代家传,在运动中被翻了出来,堆积在那里。后来粉碎了“四人帮”,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大批好砚,无人识货,只能贱价出售。有个叫西园寺公一的日本人(注:日本贵族,曾在中国生活12年,著有《西园寺公一回忆录》等),他是中日友好大使,但他有个爱好,就是极欣赏我们的端砚,于是他就在中国到处搜罗名贵的端砚。我知道后就很紧张——不能让我们的国宝流失啊,我就四处奔波,到江浙,到北京,收集了很多好砚。后来,我还去日本,寻找流失的宝贝。

  能卖多少钱我从来不会想

  记:您有没有想过这些砚日后身价会倍增?

  谢:将来这些端砚能卖多少钱,我从来不想这个,我的藏品从不出门,出门就是捐给国家,捐给博物馆。凡是追求经济效益的,都成不了大收藏家。

  记:怎么定义收藏家这个名号?

  谢:至于收藏家这个名号,我觉得太泛滥了。有人说广东有五六十万收藏家,我说,广东收藏家,有10个就不错了!什么是收藏家?他要有这个眼力、财力,系统地去收藏,必须有研究,有著作。没有著作,叫什么收藏家?那叫保管员!那叫炒家!收藏家讲责任,保护文物是收藏家的责任,不能走私,不能里通外国。收藏家该干什么?应该给广东的收藏指引正确的道路。

  记:您铁了心要将所有藏品都捐给国家吗?

  谢:这是我的理念,我早已经铁了这条心!我的所有收藏品,都是要捐赠给国家的!自从1986年捐赠了第一批收藏品后,我就这样决定了,一直没有变过!我引用臧克家的话:“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些年来,我已经捐赠了10批藏品了,这次是第11批。有些人光声音大,这没用,要拿出行动。

  记:请问您捐赠的藏品总价估计有多少?

  谢:这个很难估价。我听人“瞎讲”,说是两亿多元。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