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京剧界委员“论战”京剧“大制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政协京剧界委员“论战”京剧“大制作”
2009年03月07日 0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 (记者 应妮)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谭派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在六日的小组发言中“炮轰”现在京剧界存在的“大制作”现象,认为不仅浪费而且造成虚假繁荣。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更直言,“大制作”会把京剧引入死路。

  作为京剧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认为,大手笔大投资大制作以致大浪费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每次大制作的剧目,服装、灯光、布景都是一次性专用,演出一段时间尤其得奖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以致每家院团都要具备几个甚至十几个仓库,去堆放这些历次新编剧所遗留下来的精品,这是极大的浪费。”

  他以去年京剧艺术节为例,“三十多台参赛戏目几乎走的一个路数:大投资大制作。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剧团,不惜借钱赔本儿也要随大流,造成虚假繁荣,真正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又如何呢?”

  全国政协委员、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说,现在是“大哄哄,大场面”,花了很多钱,“能到农村去演吗?能到城镇去演吗?即使到另外一个大城市,也得用七八辆卡车运道具。那你为谁服务啊?京剧只能越来越失去观众,只能把京剧引入死路”。

  但也有委员表示不同意见。曾担任过《梅兰芳》、《赤壁》等大型京剧剧目主角的著名老生于魁智表示,不能把“大制作”一棒子打死。他表示,“大制作”有好的一面,就是吸引很多从未看过京剧的年轻人走进戏院,从培养年轻观众来说是很好的引导,“由此开始了解和喜欢京剧的年轻观众大有人在”。

  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从更实际的角度来解读“大制作”。他认为,一方面是社会上的浮躁心态也影响到艺术,只注重形式不重视内涵;另一方面,如果有了投入毕竟还能排点儿新戏,给剧团带来一些实在的好处。

【编辑:巫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