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些国外作家相比,中国作协专职作家十分幸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与一些国外作家相比,中国作协专职作家十分幸福
2009年05月19日 15:14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部作品变成了铅字,我们说是“发表”了,“出版”了。但是美国人一般都说:我卖掉了一篇小说,我这部戏剧找到买家了(“I"ve sold a story.”“I"ve found a buyer for my play.”)。

  有朋友问创作系毕业的一个人:我知道你在写作,卖出去什么没有?(I know you"ve been writing.Have you sold anything?回答是:Sure,so far I have sold my TV set and my sofa.(当然当然,家里电视和沙发都卖了。)

  比卖沙发更惨的是卖身。影片《日落大道》里的作家,最后落在了一过气女明星家里。当然,作家当中,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得设法把自己的小说或其它作品卖掉。美国很少有作家被一个单位供养起来,都是写了东西,然后找出版社或者经纪人去找“买家”的。

  一个普通作家,靠写作是很难养活自己的,所以很多都有“正式工作”。华盛顿·欧文是律师;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和毛姆是医生。马克·吐温和麦尔维尔当过水手。杰克·伦敦淘过金。马修·阿诺德是学校督察。乔叟是外交家。威廉·福克纳成名以前,什么杂工都做过。他曾经在一发电厂当门卫,值夜班,趁值夜班的机会,他写下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我弥留之际》。他还曾在邮电局上班,可是十分不称职,总是把顾客的杂志自己拿来看,不及时邮寄,最后他的邮件堆积成山,客户纷纷投诉,这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作家福克纳被邮局炒了鱿鱼。

  作家的“正式工作”,英文叫day jobs。和他们相比,中国作协的专职作家十分幸福。美国作家一般都必须谋生,而后才能写作。写得名堂大了,才可以申请“住校作家”(writer-inresidence)之类专门写作的东西,但是这个机会极少,只有很少部分成功作家能享有。一般作家,即便写了七八本书,很可能还有一点微薄的稿费,大部分收入为畅销作家所得,其收入是几十几百倍差距。“挨饿的艺术家”(Starving artist)是脸谱化,但也是现实。

  但我问过作家、诗人艾蒂·彭达维斯为什么收入少还写,她说:“文学是一奢侈,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支撑她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当然,她的“正式工作”是大学教育系教授,所以才有这个底气。俄克拉荷马的儿童文学作家理查德·特瑞特写的是青少年题材作品,针对学生读者,他跟笔者说他业余也会应邀去图书馆、学校办一些阅读活动,这会带来一些酬金,另外现场签售,也可以赚些钱,但是永远不是人们想象地那么赚钱。

  有个网站,叫“双职作家”的博客(anchoredauthors.com),博客上说两个有趣的故事,比如出版第一本小说后不久,学校寄给她一份账单,上面是她三个孩子午餐费用。在美国,公立学校里面,低收入家庭孩子午餐免费供应,所以作者和丈夫都不理解怎么突然收费了。她的丈夫问学校:怎么突然要收费了?学校告诉他说:“你老婆不是出书了吗?”可见人们常对作家有误解,以为作家很能赚钱。

  这个博客的管理者是一个在加拿大生活的澳大利亚作家,名叫Tracy Cooper-Posey。我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这么多精力,她有一份正式工作,家里有三个孩子,“曾经有段时间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赚钱。”就这样她还“写了17部小说,不仅获了奖,还在大学办写作讲习班”。博客中还写有那些有着“正式工作”的作家如何工作、写作两不误,如何利用现有工作寻找写作素材,如何避免干扰,如何网络营销等等。

  现在,中国作家洪峰去农村养猪去了,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甚至是好事。他有了一正式工作,白天出一身臭汗,就跟村上春树跑步似的,身体给大脑加油,说不定晚上的写作更好。就是写不好,好歹还出了一圈活猪。圈养作家的“作协”模式现在常被人诟病。这个模式能保证作家的时间和待遇,但会造成一些作家脱离实际,以至于要去“体验生活”。

  我想以后的作家,像洪峰这样从作协自我“放生”的会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很多作家已经不在体制之内。海岩是商人,马原是老师。当然,王小波为摆脱了上班在时间和思想上的羁绊,当上了撰稿人,余华也是,但这样的情况终归稀少。多半作者还得谋份生计,除非像托尔斯泰那样衔玉而生。这种职业多元化的局面以后只会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是作协的成员会走出去,另一方面“江湖”上的作者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作家队伍。另外,出版业现在已经开始允许外资进入,出版也会越来越容易,不再是阳春白雪。总有一天,我们的作家也会说“经纪人把我的小说卖出去了。”除了洪峰这样先出书后养猪的情况之外,会有一些人先养猪后出书的,还会有一边出书一边养猪的,都会有。总之,出版模式会越来越多元。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落魄作家无奈之下,被一有钱女人供养,在他终于卖掉一篇小说时,竟至高兴到支票在口袋里揣了几天没去兑。电影里有美女破窗而入的情形,但在而今现实中简直不大可能。特别是最近看了电影《画皮》之后,更觉丧气。根据蒲松龄原著,王生是一书生。古代狐仙和貌美的女鬼,都喜欢光顾落魄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年少发奋读书的一个原因。但新版电影《画皮》里,书生变成了帅哥武将。做个书生,鬼都不会上门了?什么时候,书生会重新成为美女倾心的对象呢? (方柏林)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