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如何表达爱国?学者:不是极端情感表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大众文化如何表达爱国?学者:不是极端情感表达
2009年05月28日 10:55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章友德(上海政法大学社会学教授)

  端午又至。屈原曾“长太息以掩涕”,以悲壮的方式表达一腔爱国之心矢志不渝。而近期爱国题材的电影也是纷至沓来,备受关注。比如《南京!南京!》没有脸谱化,没有简单的义愤填膺,由此带来了一些议论。但无论正反观点,都在促使我们对曾经历的苦难进行更全面的思考。有关人士曾说“我觉得绝大部分人都能清晰地读懂他的立场和世界观。”之后的《拉贝日记》也同样怀着人文温情。借着电影的契机,大众文化是不是已渐渐学会多一点理性、多一点思考,来进行爱国情绪的表达?

  龚丹韵:近年来,很多年轻人的爱国情怀激荡于网络,此时诞生的《南京!南京!》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视角,不再简单丑化和谩骂,为什么还是能赢得不少人的认同呢?

  章友德:我们不妨试想一下,1945年抗战结束的时候,这种片子会怎么拍?恐怕侧重于控诉。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南京大屠杀题材又会怎么拍?可能着重于灾难。那么到了今天会怎么拍呢?在我们百年近代史中,与日本的各种事件已经深深影响了民族的自我认同。当我们进入新的三十年,战后的日本也已经走向大的社会转型,不再完全是我们集体记忆中的那个“日本”,而是一个重新振作起来的国家。我们已经不难意识到,他们原来也是工人、农民,也是一群普通人。一个民族为什么要对另外一个民族产生这样的屠杀?这时候,每一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与答案。可能不同的答案还会产生矛盾,但不管怎样,这一代年轻人有了越来越多的知识背景,以及更加宽阔的世界胸怀,面对过往,可以摆脱简单的表述,不再把所有对象都当做一个简单符号。

  所以,尽管我不完全认同影片的历史视角,但是也欣喜于舆论背后体现出来的民族自信和从容心态。只有当今天的中国积累了一定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大众文化才可能有更多的余力,想到从人性角度叙事,而不单单只是受害者角度控诉。

  龚丹韵:那么您又怎么解释网络上那些情绪发泄式的爱国表达?

  章友德:套用一句老话: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当我们睁眼看到了世界,发现一些传统面临被摧毁的危机,我们对自己产生了不自信。我们究竟扮演了怎样的社会角色?世界又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一切还不确定,定位有点模糊。这种时候的心态往往容易变得敏感,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也许都能伤害到自尊心。所以,爱国的情绪表达比较强烈也很自然。

  其次,让我们完全摒弃传统也是不可能的。传统文化的根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这是个人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平台。如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夹杂着多种矛盾和烦恼。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我们正在学习对不同文化思想进行判断和选择。于是正在长大的年轻一代,更有一种无论何种缘由都要守卫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自尊心。

  龚丹韵:其实在任何时代,在任何国家,爱国主义的表达永远是大众文化不变的主题。而如何演绎好这个母题,则非常考验艺术家和观众的水平。

  章友德:是的。能不能借助大众文化的传播,把民族的核心价值发扬光大,有一个形式问题。当初《霍元甲》题材如此流行,也是因为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世纪之交,外有列强侵略,内有积贫积弱,观众不仅是在看电视剧,看霍元甲,其实更是在看一种能够穿透转型社会迷雾的民族力量,一种不甘屈辱、不畏艰难的自强精神。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同样如此,描述背景也是朝代更替时的转型社会,关于民族主义的各种挣扎和思考令人共鸣。时代转型期,很多人处在迷茫寻找的状态,对原有的价值产生怀疑,甚至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努力是否有价值。这种集体焦虑,不知不觉就会通过各种大众文化来寻找寄托和表达。

  而面对这样的大众文化,我们很难进行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而且,其影响已经不仅仅针对青少年。文化产业的大量产品,影响着所有处在这个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包括成年人、老年人。到今天这个地步,大众文化已经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它能够及时反映人们的所思所想,反映具体的社会变迁。所以大众文化的传播内容,一定程度上和社会的开放是一致的,也是我们对世界上不同文化重新认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南京!》的诞生并非偶然,也并非陆川一个人的产物,它是社会文化到了一定阶段后的思考、矛盾、挣扎的缩影。

  龚丹韵:不少人希望能借助大众文化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理性的爱国主义表达。您觉得成功可能性大吗?

  章友德:随着社会审美能力的多样化,以及审美水平的提升,无论大众文化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理性的心态,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归根到底,我们回顾历史记忆中的种种事件,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增加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暂且撇开影评的角度,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和讨论,而不是一边倒的谩骂,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某种社会文化现象。这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随着国力增强,自信心增强,对于怎么看待自己,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定位是什么等等问题,我们已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所以,大众文化所描述的爱国题材,也随之透露出当代中国人希望看到的一种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世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无论什么文本样式,大众文化的有效传播,基于的都是人性,而不是极端的情感表达。我们不仅仅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新世界的建设者之一,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角色,以继往开来的心态、全球化的视野面向未来,我想这才是关于《南京!南京!》的议论能够带给我们的收获。

【编辑:官志雄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