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现最深良渚显贵大墓 出土大量文化玉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浙江发现最深良渚显贵大墓 出土大量文化玉器
2009年06月08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闪透石质地的玉串珠晶莹剔透。作者 陆文华
系孔玉圆牌。作者 陆文华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杭州6月8日电(记者龚读法)6月6日,在浙北地区发现最深良渚显贵大墓,出土了大量良渚时期的文化玉器。在浙江北部的海宁小兜里遗址发现深达110厘米的凹弧棺与椁复合型良渚显贵大墓,这是除了良渚遗址群清理的反山、瑶山显贵大墓之外,迄今在浙北地区发现保存完好、最深的良渚显贵大墓。目前,小兜里遗址已清理5座墓葬,出土玉钺、玉镯、玉璜、玉梳背、玉珠串等大量良渚文化早中期玉器,这是自1995年以来海宁市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良渚墓葬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认为,小兜里遗址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杭嘉湖地区良渚文化分布、社会状况、聚落形态、墓葬形制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最深显贵大墓首次发现5件双孔石刀

  浙江北部的小兜里遗址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火炬村7组,现存遗址东西长约70米、南北约40米,高出周边水田约1.5米,呈长方形土墩。考古队已清理遗址面积约900平方米、5座墓葬。其中,5号墓开口南北长330厘米、东西宽145厘米,凹弧棺底距墓口达110厘米,这是迄今发现的浙北地区良渚文化遗址中保存完好、最深的显贵大墓。

  5号墓出土随葬器物49件(组),其中陶器29件(组),主要有鼎、甗、豆、罐、盉、杯等;玉器10件(组),主要有玉冠状器、串饰、隧孔珠、锥形器等,玉冠状器下端残存刻纹的象牙梳,这是继1999年海盐周家浜30号墓发现玉冠状器镶嵌载体之后的第2件“玉冠状器象牙梳”实物;野猪獠牙一组,位于墓主头端部位;石器9件,计有石钺3件、“耘田器”1件、双孔石刀5件。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方向明研究员说,在良渚墓中随葬多件双孔石刀的情况这是首次发现。双孔石刀作为一种工具,在这里已具有某种类似石钺的功能和象征意义。这5件双孔石刀均为斜边刃,其中4件凝灰岩质石刀孔顶面还留有打样线,为研究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器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玉钺象征着王权

  8号墓出土编号器物22件(组),其中玉钺1件,位于墓室中部;两件玉镯分别位于墓主左右两侧,尚遗存着臂骨从中穿过;系孔圆牌1件;石钺4件,其中1件石钺表面残存有漆绘痕迹。8号墓也是嘉兴地区同时期良渚墓葬出土玉管珠数量最多的墓例,数量多达196件,大致呈围状,由玉管、腰鼓形珠和算铢形管珠等3类管珠错落串系而成。

  方向明认为,与玉琮、玉璧一样,玉钺也是最能代表良渚文化特征的玉器之一。“钺”与“王”在中国文字学上同形同义,玉钺象征着王权,表明8号墓主人生前地位显赫,可能是部落军事首领,握有生杀予夺大权。

  海宁东北部及接壤的桐乡东南部是浙北地区崧泽-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分布密集、聚落等级较高的区域,“桐乡-海宁遗址群”是浙北地区主要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集群之一。小兜里遗址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良渚遗址群余杭核心区与“桐乡-海宁遗址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小兜里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是配合海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苑路北延工程进行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4月中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目前发掘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中。

【编辑:庄百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