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洋溢中国风 科学家上电视开设风水讲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俄罗斯洋溢中国风 科学家上电视开设风水讲座
2009年06月18日 0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片:4月25日,俄罗斯留学生Ilya参加北京老舍茶馆举办的第六届茶文化节,一板一眼地学习中国茶道。 中新社发 侯宇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莫斯科六月十七日电 题:中国文化在俄罗斯:“选择中国不会错”

         中新社记者 齐彬 田冰

  一位俄罗斯朋友打电话向记者“求救”说,她邻居家的孩子萨沙非常喜欢中国,从中学开始就在当地一家中文教授班里学习中文;上大学后虽不是汉语专业,但仍坚持学中文,“现在就快毕业了,他托我打听一下,在俄罗斯什么地方可以参加汉语等级考试。今年就业形势不太好,如果能拿到汉语证书,或许会带给他更多的机会。”

  “选择中国不会错”

  在俄罗斯,像萨沙这样的情形不胜枚举。一位从事中俄文化交流的俄罗斯经理对记者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代表一种文化。“中国的方块文字本身就是一门文化艺术,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中文就是第一道关。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选择中国不会错的。”

  自二00六年俄第一所正式运作的“孔子学院”在远东国立大学挂牌成立以来,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院校已建立十几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截至二00七年底,俄方有一百零三所学校开设汉语课,学生达一万三千余人。而俄罗斯汉学界也非常自豪地说,他们大概是世界上最强的汉学研究学派之一。

  成龙和风水同流行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李小龙、成龙的“功夫”电影风靡俄罗斯的同时,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中国风水近年也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在莫斯科的大型书店里,有关中国风水的书籍总是摆在比较显眼的地方。

  俄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尔比宁与记者相交多年,他“分身有术”:白天正常上班做科研,间或为一本女性杂志撰稿,晚上居然在某电视台开设“中国风水讲座”,还多次央求记者给他带有关中国风水的书籍。

  记者“嘲笑”他当科学家竟然还讲“迷信”,谢尔比宁却一本正经地“教育”记者:“剔除唯心的部分,中国风水实际上是把地理学、建筑学、哲学、环境生态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理论,它教你如何正确建造房屋,安排房间和摆放家具物件,教你如何与自然和谐生活,是很有意思的。”

  饕餮中餐,品中国茶,读中国书,下中国象棋,赏中国画,挥毫中国书法,体验中国功夫。如今,不仅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即使是欧亚分界线的乌拉尔山、伏尔加河畔、远东,你都会不经意间发现这些洋溢中国风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乐此不疲。

  文化架起友谊桥梁

  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俄科学院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在其《二0五0年:中俄共同发展战略》一书中说,中国文化至今仍保持了使中国社会具有凝聚力及向心力的机制。中国儒学在保留多样性条件下能够协调各方力量,对于不满西方国家主宰国际事务的国家而言,儒学极具吸引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季塔连科曾留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师从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他把中国看作自己的第二个祖国,把介绍中国作为自己毕生的任务。季塔连科也因此获得“中俄关系六十周年杰出贡献奖”,并于十七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接受两国元首的祝贺。

  在国家间关系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更多地是通过直接交往。历时两年的“国家年”活动甫落,中俄“语言年”大幕又起,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让两国人民再一次近距离亲密接触。十七日举行的中俄建交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必将成为两国友好继往开来的又一盛会。(完)

【编辑:魏恒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