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红色中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致敬,《红色中华》!
2009年09月23日 09:53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瑞金叶坪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涌进一间用木板隔开的狭小的编辑室仔细观看。展柜里陈列的报纸已经发黄,是1931年12月11日创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作为党报的编辑记者,我们看着这份报纸有一种血脉相连的亲切感,好像寻到了自己的“根”。瑞金,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是红色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起点。

  毛主席说过:“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要靠这两杆子。”当年,处在敌人四面围剿中艰难生存的苏维埃政权,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新闻宣传、出版事业也红红火火。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有这样广泛、强大的新闻宣传工作,才有了党的影响的迅速扩大,才有了分散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沟通和壮大。

  《红色中华》报78年前提出的“新闻观”,至今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活教材。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争取广大的工农革命群众到我们的领导之下,必须反映他们的具体的迫切要求”,依然要“采用活泼的、群众的宣传语言,把我们的政治影响传达到工厂中、兵营中的广大群众中去”,这不正是我们今天说的“三贴近”吗?史料记载,红中社当时还建立了群众性的通讯网络,在党、政、军和群众团体中组织了400多名通讯员,新闻写作坚持通俗化,要求做到苏区“每一个红色群众都能听懂、看懂”。

  《红色中华》报那简陋的编辑部办公室、发黄的报纸、笔砚、土纸、原始的油印机,定格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一段历史。今天,我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报纸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信息化办公,互联网如此发达,地球越变越“小”。但千变万变,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三贴近”传统不能变、不能丢。不可否认,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也容易使记者变懒,有的人以E-mail代替现场采访,乐于出入星级宾馆,而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被群众嘲讽为“贵族记者”。此风不可长!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为新闻工作提供了便利,但绝不能成为记者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的“屏蔽”。仔细看看那些70多年前的《红色中华》报吧!论“三贴近”,她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光辉榜样。

  夏 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