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太太”被社会严重低估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全职太太”被社会严重低估了?
2009年12月25日 15:02 来源:半岛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长江日报》12月23日报道,以职业眼光看待全职太太,就会发现她们虽身在家中,却担当着保姆、幼师、心理咨询师、理财师、营养师等10种社会职业角色;以武汉市当前工资水平计算,全职太太每月创造劳动价值9600元,年薪可达12万元,全职太太等于丈夫雇员——因观点新颖,论证方法独特,湖北经济学院大四女生龚晶这篇名为《全职太太劳动的社会价值研究》论文获得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全职太太的社会价值究竟几何?如果是你,是否会赞成家里有一名“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需要配套的社会保障

  现在中国有很多女性甚至男性都认为女人回家带孩子是一种倒退,其实全职太太的工作稳固了家庭,并对下一代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其他方面的成功。

  笔者在意大利呆了十多年,对此深有感触。这个国家的女人一般生孩子后就不工作了,或者就算工作也只上半天班,她们在家的目的,除了照顾丈夫,能让他们安心地上班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心地教育孩子。从孩子生下来,开始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时刻陪伴着他,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规矩和规则。因此,意大利的小孩在上幼儿园就知道上课要说话先举手,去厕所需要先征求老师的同意。

  这里的孩子也是六岁入学,他们上小学时也等于母亲也开始上小学了,因为母亲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们上下学,之前还得将饭菜准备好,放学后陪着孩子一块做作业。对此我有两个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有母亲陪着做作业的孩子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另一方面,孩子们不懂时,母亲可以为他们讲解,及时巩固课堂所学。

  不过,要想安心的当好一个全职太太也需要有一个好的保障机制。在意大利,妻子不工作的家庭,会得到政府的补助,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补偿费,直接打到丈夫的工资卡上。在女方无过错的情况下,如果两人想离婚,丈夫需要依法付给前妻生活费,直到她找到工作,或是再婚,从而免除了她们的后顾之忧。(宁波 旅意华人)

  这只不过是“性别鸿沟”的产物

  应当承认,这篇论文,提法颇为新颖,但是,此论却伤了那些全职太太们的心——一辈子养儿育女,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最终只落个“丈夫雇员”的定位。

  多少年,“你挑水来我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一直是婚姻中男女角色的理想状态,可是,由于观念差异、身体差别和社会分工不同,“男女有别”还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存在着,“妇女能顶半边天”也还是一种企望。

  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全职太太,实在是现实的不得已反映——就业中的“性别鸿沟”,使得女性找到一份体面工作,显得殊为难得,从而造成少数女性不得不蜗居于家,靠男人养活,这种尴尬的现实,对女性来说,已经是一种悲哀,而有人竟别出心裁,调研论证,引经据典,精确计量出全职太太的价格,并撰写出论文,还受到奖励和追捧,真是荒诞至极。

  在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这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男女平等,意是消除存在于男女间的在就业和家庭中的不平等。当然,男女平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工作机会和工资待遇的平等,而是就业环境、政策保障的平等。而一旦全职太太被市场化和价格化,成为丈夫的雇员,还能有多少平等可言?(叶传龙 职员)

  全职太太的价值从来无需置疑

  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全职太太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必须看到,全职太太和公众所诟的“啃老族”有着本质区别。 “啃老族”之所以会为公众诟病,根本原因在于不思奉献,只想索取;然而,全职太太则大多是由于多种原因才放弃工作的,她们在家庭中的定位,正如龚晶同学所说,将职业和婚姻合二为一,同时承担着社会劳动与家务劳动双重重担。

  在一些人眼里,这些全职太太们没有在社会上工作,日常工作包括:打理房间,照顾家庭成员,理财烹饪等劳动,都显然不能够记入GDP,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如果这样想,就是大错特错了,陷入了一种“GDP拜物教”的狭隘思维之中。一个妻子能够为全部家庭成员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料,让丈夫能够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主妇的家庭往往能拥有更加温馨的家庭气氛,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感到幸福,而这,显然是“唯GDP 论”者考虑之外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生存状态的权利,而且就全职太太而言,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选择。既然她的丈夫、家庭和她一起选择了这样的生存状态,那么任何对她们的诋毁乃至拔高都毫无意义。

  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在职场中是随时存在进出可能的。今天出,明天也可能进,女性如此,男性也同样如此。我们应该允许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有时,退其实就是进。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生存状态,而社会能坦然对之,这就是社会宽容的表现。 (乔杉 市民)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