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用来补课而非输出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孔子》是用来补课而非输出的
2010年01月22日 08: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孔子》终于要上演了,正好与《阿凡达》在一个档期内竞争。导演胡玫呼吁热爱孔子的中国影迷,都去电影院投上自己的一票。舆论则期望《孔子》与《阿凡达》的较量,打响中西文化的“第一战”——“文化输出战”。(《华西都市报》1月21日)

  《孔子》与《阿凡达》短兵相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渗透。对《孔子》的热切期待也很容易让国人产生莫名冲动,渴望中国文化的遍地开花带给国人扬眉吐气的感觉。不过,在笔者看来,奢谈文化输出其实为时太早,国人能进影院看看《孔子》、补一补传统文化课倒是当务之急。

  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学术思潮等纷至沓来,早已见惯不怪。这是传统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所必需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是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的,而不是束手无策、任由西方文化自由驰骋。但事实上,我们除了在曾经一段时间里通过影视作品向世界展示过落后、封建、愚昧甚至变态的“过去的中国”外,似乎在如何应对上并没有什么神来之笔。近年来在世界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也是为了回应学习汉语的热潮”,局限于语言教学的单一功能,未能拓展到文化传播层面。因此,在应对西方文化全面进入时,中国的影视作品几乎“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传统之根和国学之魂在大范围、深层次上被搁置起来,在哺育青少年一代和滋养国人精魂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魅力。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价值观念的混杂、行为方式的畸变,不能不说与传统之断裂有着莫大关联。

  接续传统之根、博采西方文明之长,在中西方文化的互补、交融中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模式,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国学热”,正是这一诉求的产物。遗憾的是,“国学热”表面上热热闹闹影响广泛,实际上则流于形式和皮毛,充斥了大量的炒作与泡沫,缺乏扎实的根底和真正的深入人心。

  正因此,笔者对《孔子》的上演充满期待。尽管“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孔子形象”,尽管也有论者指责其部分细节历史失实,但从导演胡玫以往作品对传统文化的真诚与对传统文化影视表达的熟练把握来看,笔者愿意相信这是一部认真的、传神的《孔子》,也是国人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的很好的教材之一。

  对于传统文化断裂已久的国人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强筋健体固本培元,然后才有资格和条件去考虑“文化输出”。虽然《孔子》档期与《阿凡达》产生了正面“冲突”,但大可不必将其视为中西方文化的交锋,大可不必以商业票房为标准来评判中西方文化的优劣,更没必要把它当成“文化输出”的一面旗帜。

  卢荻秋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