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指出:贺岁电影需量身打造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学者指出:贺岁电影需量身打造
2010年03月23日 14:4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历时近4个月、有史以来最漫长的“贺岁档”终于偃旗息鼓落下帷幕,各种数据分析逐渐浮出水面,60多部影片一起跑“马拉松”却只有寥寥几部突围,获得良好票房,其余大部分“赔本赚吆喝”。近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贺岁片与贺岁档研讨会”上,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就贺岁档的问题集中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从去年开始,贺岁档就在“无边”地扩张,今年更是从60天拉长到近4个月,发行影片在50部到60部之间,票房收入约30亿元。漫长的档期已超出贺岁本身的含义,明显看出发行商、制片商在无限扩大这个档期,吸引观影热潮。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总经理陆遥说,现在的贺岁档包含圣诞、元旦、春节、情人节、元宵节,还包含了寒假,差不多跨了6个利好的节假日,成了一个打包累计的档期。这个档期被无限地延伸拉长,是出于不同的需要,2009年11月上映的影片也会被拉到贺岁档里,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而且也不能够因为某些影片贴上了贺岁片的标签,就认为它属于贺岁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提出了从贺岁片到贺岁档再到贺岁季的变化。他分析认为,1998年刚提出贺岁片概念时,是靠单一产品创造一个观众需求;而进入几部甚至十几部影片形成贺岁档时,中国电影是试图通过市场的概念来营销推广影片。但是到了2009年和2010年这个阶段,就应称为贺岁季,这个贺岁季反映了电影理论的终端已经适应不了电影产品生产的膨胀和观众观影需求的增加,其实它反映了中国整个电影产业改革的一个历程。

  贺岁档长达近4个月,真正盈利的影片有几部?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分析说,2009年至2010年贺岁档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好莱坞大片《2012》《阿凡达》生命力超强,后劲十足,这两部影片取得了将近17亿票房,占据了贺岁档的半壁江山,这是多年少有的现象。而除此之外的数十部国产影片经过拥挤不堪的档期鏖战,“杀”出重围的则少之又少。光线影业公司总经理张昭作为电影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实际上只有两三部影片可以称之为赢家,第一个赢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这个品牌经过了六七年的运作,1000多万的成本,轻松达到了一亿多的票房,回报率是最高的。另一个赢家就是《全城热恋》,投资2000万左右,却拿到了一亿多票房,它的成功来自于中国主流电影市场已很久没有这种小故事类型的电影了,可以说它是靠类型获利的一个典范,公司通过请明星参与,采用了一种很“轻”的手法,同样也是因为档期针对性强,情人节加贺岁档这个复合档期,它的回报率是超过100%的。由此可见,档期的针对性是影片盈利的重要利好条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认为,现在很多制片公司和制片方根据下游来制定策略,根据影片放映的时间来选题材、选明星、选创作的这样一种制片策略,实际上是对电影市场化非常有利的促进。专家一致认为,应在现有贺岁档期成熟运作的基础上,以类型电影创作为生产力手段,通过优化配置产销结合,实现中国电影贺岁档期之外的电影创作与营销的全面突围。另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影除了商业元素和市场价值,还有审美需求、文化诉求、艺术底蕴以及对社会的反思、人文的关怀。除了热闹的档期安排和类型的丰富之外,观众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如《集结号》《梅兰芳》《十月围城》《建国大业》这样传达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优质电影。

   作者:张悦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