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遗址独一无二 奄国或春秋中期迁出(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淹城遗址独一无二 奄国或春秋中期迁出(图)
2010年04月21日 11:26 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淹城俯瞰全景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几名考古学者在江苏常州武进湖塘镇淹城附近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座古城由三道土城墙和三条护城河构成,而这种建筑格局,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现场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这座古城属于春秋时期,古城的主人很可能是以贤德著称的季札,但是,随后的考古发掘证明,古城的主人应该另有其人。那么,为何要建这样的古城 ?它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众多的疑问使考古工作者坚信,谜底或许就在新的考古发掘中……

  □1965年夏天,淹城村的村民在护城河清理河底的淤泥,就在村民将护城河内的水抽干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村民们发现河底的泥里似乎有一个大家伙,结果拉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条船形样的东西。

  村民感觉事关重大,立刻通知了淹城考古工作队。

  考古工作队经过发掘,发现这是一条早期的独木舟。早在1958年,淹城村的村民们在护城河内挖泥聚肥时,就发现了一条春秋时期的独木舟。与上次发掘的独木舟不同的是,这条独木舟体积略小。就在考古工作者对它的年代进行判断时,忽然,从不远处传来村民的呼喊声,原来,他们在护城河的中间位置又发掘出了一条独木舟。村民在取泥过程中还发现了好多陶片、铜剑头、 铜矛等等。

  发现的这三条独木舟中,最大的一条长达11米、宽近1米。独木舟由整段楠木挖空而成,内壁有焦炭和斧凿的痕迹,证明当时的独木舟是用火烤以后所造,与《易经》中“刳(读‘枯’音,挖开的意思)木为舟”的文字记载相印证。

  独木舟始于原始社会,是继筏之后出现的一种水上交通运载工具,它也是现代各类船的鼻祖。

  我国古代的独木舟形状大多是尖头尖尾,或者是头部尖而微翘起,尾部呈方形,尾部处留有未挖通的挡水墙。然而,与这些独木舟不同的是,1965年淹城内城河出土的这两条独木舟尾部是敞口的,而且敞口处底板及两侧邦板十分光滑,看不出嵌有挡水板的痕迹。这两条独木舟头部两侧邦板上部均打有孔眼。

  很显然,这样的设计并不能作为水上交通运载工具来使用。考古学者经过考证后认为,这是一种在沼泽和泥泞的地方使用的交通工具,全名叫独木泥橇。

  我国最早使用独木泥橇的时代是夏代。 《 史记·夏本纪》在记述大禹治水时,曾有这样的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橇。”这里的橇指的就是独木泥橇。

  这两条独木泥橇出于内城河,肯定与开挖淹城内城河有关。

  □1986年5月,由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武进县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开始对淹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由于子城河的河水接近枯竭,部分河道已经被当地的居民种上了水稻,考古发掘队只好先对子城河东北处的外城墙和内城墙进行发掘。

  发掘结果显示,子城河的外城墙淤泥积层厚约4米,淤泥层中夹杂有大量的碎陶片。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在北子城河向下挖至约3.5 米深处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许多呈原始状态的大树根桩,而河道的中间还有一条约4 米宽的自然小溪。也就是说,最初在筑淹城时的地面,应该在子城河下方约3.5米深处。

  对三道城墙的发掘结果显示,城墙内土层堆积厚薄不均,层面不平,考古工作者推断,当初在筑建城墙时并不是采用挖基槽和夯打的方法,而是利用挖河的土堆筑而成。

  有专家认为,淹城古遗址分为三阶段筑造而成,最早建的是子城,其次是内城和外城。南京博物馆经过5次考古发掘,一举推翻了这个说法,专家们认定:从三座土城墙发现的文物和土质分析看,整个淹城应该是一次性堆土筑成。

  当淹城内城河挖至一定的深度时,就会出现软泥层,在无特制工具的情况下,要想将河底中间的软泥运送到城墙边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挖内城河的人就想到了用独木泥橇作为运载软泥的办法。方法是从平地起筑,一层一层向上堆建成三道梯形的城墙。

  如今,经历了数千年风吹雨打,淹城古城墙遗址高仅剩3米到5米,墙基宽30米至40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