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民露宿街头卖瓜环卫工送水 感慨:好心人真多

2013年07月23日 10:25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街头卖瓜成为夏日一景,背后太多故事鲜为人知——

  露宿瓜摊,艰辛的背后是期盼

  一个不锈钢烧水壶和一只不锈钢碗,几乎是栾秀江一家三口在南京的主要生活用具:去快餐店买快餐,栾秀江选择的是最便宜的那种,每份8元,顺便可以向店主要一壶开水;早上买稀饭,也是用这个烧水壶装的,买回来后一家三口轮流着用仅有的那个碗喝粥。洗漱、擦身,得步行400米,到一家公共厕所找水。

  18日清晨5点,记者找到了栾秀江一家。栾秀江今年43岁,是东台市三仓农场农民。他种了30亩西瓜,每年都到南京市湛江路和汉江路十字路口设摊卖瓜。今年他是6月5日开始在这里设摊的,一直要卖到8月底。除了他,还有他妻子和12岁的儿子。因为栾秀江每隔两三天就要开着小卡车去老家拉瓜,卖瓜的任务主要落在妻子和儿子身上。

  “晚上睡哪里呢?”记者问。

  “就在瓜摊边上,铺一块木板就是床了。”栾秀江说,天热,瓜摊边又没有电源,虽然带了电风扇来也没用,只能硬忍着。蚊子多,点了两盘蚊香都不管用,“你看我身上,全是蚊子咬的包”。

  “摆这个摊要花钱吗?”记者问。

  栾秀江笑了,“不收一分钱。只要在老家开个证明,到鼓楼区城管大队登个记,摊位就分配下来了,不用找人通关系,城管也从来没有为难过我们,从来没有白拿过一个西瓜。”他说,今年西瓜产量不是太高,他种的是“8424”,每亩产量不到6000斤,往年能达到将近8000斤。不过价格还好,前一阵子每斤卖2.5元,这几天低一点,卖2元,算下来,每亩纯收入能有3000元。

  这时候,一位妇女停下电动车,选了一个西瓜,称好,付了15元。记者注意到,这名妇女甚至都没有问价钱。

  “在这里卖瓜几年了,买瓜的人基本不跟我们讨价还价。”栾秀江的妻子说,好多人来买瓜时,会说,这么热的天,你们赚的是血汗钱,不容易啊。“住在这附近的一个50来岁的大姐,每天来买瓜,从来不问价钱。前几天还送给我好多衣服,说是她和女儿穿剩的,其实还是新的呢。这个大姐还说,有什么困难就跟她说,困了想休息了也可以去她家,可是我不好意思,没去。”她补充说,好心人真多,连打扫卫生的环卫大姐也经常带点凉开水给他们。

  栾秀江的儿子栾超群,这时一直趴在运瓜车的座位上写作业。小家伙说,下半年他就上五年级了,白天陪妈妈一起卖瓜,抽空写作业。“天太热了,一把一把都是汗,只有早上可以写点作业。”

  “他学习成绩一般般,我们很着急。”栾秀江的妻子爱怜地看着孩子。她说,儿子放暑假跟着来卖瓜,她跟丈夫商量着想给儿子在南京找一家补习班补补功课。他们夫妻风餐露宿,吃点苦不要紧,最大的希望是儿子将来有出息。可是问了几家补习班,最便宜的也要1500块,而且只补几天。“心里盘算了好几天,最后实在舍不得这笔钱,只能让儿子自己尽量用功点了。”

  “主要是晚上睡不好,我们买了一顶小蚊帐,自己舍不得用,就给儿子,但儿子还是睡不好,白天写作业也提不起精神来。”她说,幸好附近小区里有一家远房亲戚,这几天儿子经常在亲戚家过夜,“我们夫妻不好意思去,大热天的,人家多不方便。”

  记者问栾超群,你一个孩子能看管好瓜摊吗?“能!”说着,他跳下车,拿起一个瓜,称好了,立即报出价格,然后有点骄傲地看着记者。 (记者 朱新法)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