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陇南白马藏人的“归去来”

2013年11月28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甘肃陇南11月28日电 题:陇南白马藏人的“归去来”

  中新社记者 闫雅琪 魏建军

  穿着彩色麻衣头戴宽檐羽帽的曹慧梅是白马藏人。一年前,她从外地打工归来,目前在家乡铁楼开了一家“豪华”农家乐,用地道的白马风味迎接八方来客。

  铁楼乡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文县,与著名景点九寨沟只有一山之隔。白马人被归为藏族的分支,但是他们不懂藏文、不信奉活佛、不与外族(包括藏族)通婚,保持着自己“原汁原味”的白马人特色。

  较长时期以来,学术界也就白马藏人的族属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的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认为“白马藏人”是历史上古老的氐族人的后裔。

  曹慧梅的记忆中,儿时的家乡男耕女织,闭塞贫穷。她穿过最好的衣服是狩猎打的兽皮缝制的冬衣。生病时,全凭老人经验诊断,再请几个“法师”带着青面獠牙的面具驱魔。“买袋盐都要徒步行走2个多小时。”曹慧梅说。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退耕还林、禁止狩猎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铁楼乡的民众开始“失业”。许多年轻人翻过大山到九寨沟打工、做生意,“穿着民族服装表演歌舞,一天的收入能顶山里一个月的。”曹慧梅也是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

  铁楼乡副乡长刘志锋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5·12汶川地震”是一个转折点。那年,铁楼乡的房屋因地震几乎全部倒塌,重建家园的梦想把所有人连在一起。

  记者看到,重建后的铁楼乡保留了板屋土墙的外观特色,家家屋顶上都“戴着”白马人标志的“羽毛帽”,木屋外的墙檐上画满白马人的“鬼脸面具”用以祈福辟邪,当地还建起了传习所,保留各种民俗特色。

  曹慧梅的农家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两层土木结构的小楼,宽阔明亮,既有客房又有包厢。曹慧梅把拿手的家乡菜推荐给游客,“山野菜和农家腊肉、土鸡都是顾客们最喜爱的‘绿色食品’。”

  年轻人归来后也发现旅游业的商机。近年来,每逢旅游旺季,九寨沟人满为患,由于环境优美、民族特色浓厚,加之通往铁楼乡的道路已修通,逐渐有旅客发现铁楼乡的“宁静之美”。

  夜幕降临,小住在铁楼乡的几位旅客相约到广场与白马人一起围着篝火跳舞,他们入乡随俗地穿起彩色麻条的民族服装,“这里是一片世外桃源。”来自陕西的游客王鸣说:“铁楼的旅游开发方兴未艾,只是缺少宣传,这里山水秀美,民风古朴,非常吸引我们。”

  18岁的白马少女马萱从高校毕业回到家乡,给游人介绍村里的美食美景成为她的“新爱好”。马萱说,看过城市的繁华,更喜欢家乡的无拘无束。马萱感叹家乡文化的流逝,她说,无人再会手工编织美丽的衣服,家乡语言的山歌也渐渐被淡忘。“回来传习白马文化是我的心愿。”马萱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