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调查空巢老人性侵女童:年龄最小受害者仅3岁

2014年02月19日 09:49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随着农村大批人员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在农村生活的主要群体。留守女童因缺少父母必要监护,成为个别精神空虚的空巢老人猥亵、性侵对象。

  据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统计:2011年、2012年,该院共审查批捕、起诉猥亵、性侵农村留守女童案件3件5人,2013年办理5件6人。2014年1月,又受理此类案件两件两人。

  “此类案件多发不仅在农村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更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该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害人中留守女童居多

  据淮阴检察院案件监督管理科检察员任欢介绍,该院近3年共办理猥亵、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共14件17人,而猥亵、性侵对象是农村留守女童的占10件13人,分别占比71.4%和76.5%。在上述10起案件中,已查实的受害女童有9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3岁,平均年龄7岁,除一名3岁幼儿外,其他均为在校中小学生。

  “因受害女童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犯罪分子得以多次作案,且作案时间往往跨度较长,其中有一起从2010年年初持续到2013年案发前,时间长达4年;另一起从2008年开始至2012年案发,持续5年之久。”任欢说。

  据任欢介绍,这些受害女童平时都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这些隔代老人平时忙于农活、生产,无暇顾及孩子,难以有力监护。

  “犯罪分子多以为上学、放学途中独行或无人看管的低龄女童辅导作业、帮助带路或者以给零食等为由,将她们骗至偏僻的居民楼、公厕或其他场所进行猥亵或性侵。”任欢说。

  犯罪嫌疑人季某曾因强奸妇女被法律惩处,继而想到如果侵犯小女孩就不会轻易被抓到;犯罪嫌疑人魏某甚至在猥亵3岁幼儿过程中还用手机拍摄其实施猥亵犯罪的照片。

  嫌疑人多为农村空巢老人

  据统计,淮阴检察院办理的这类案件中,主犯平均年龄达53周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64周岁,48周岁以上9人。

  曾在公诉部门工作多年的淮阴检察院案件监督管理科科长朱小华说,这些犯罪的农村空巢老人,多年独守空房老屋,有的因子女外出务工,缺少亲人陪伴,有的是丧偶寂寞孤独,因此只要手中有点钱即会到不法场所嫖娼。

  据朱小华介绍,案件加害人与被害人大多具有亲属、邻居、师生等特殊关系,加之家庭情况、个人学习生活规律都容易被熟人掌握,为邻里乡亲和熟人实施性侵犯创造了条件。如被告人奚某就是利用被害人到其家中与其妹妹玩耍之便,对其实施奸淫。

  “还有部分老年文盲、法盲,认为猥亵、性侵只不过是所谓的欺负罢了,即使欺负了也不会被人发现,或者认为即使被发现小孩也不敢指认、揭发自己,因此选择势单力薄的女童多次侵害。”朱小华分析认为。

  被害女童家长往往隐忍

  “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对双方来说都很丢人,最好是私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害女童家长说。

  “其实,大多数被害人家长由于顾虑孩子未来名誉,害怕孩子遭受二次伤害以及加害人胁迫利诱等种种原因,抵触侦查机关调查,不愿配合取证,甚至推翻原有陈述,致使一些犯罪分子多次、长时间作案而没有被公安机关及时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再犯罪心理。”该院公诉科检察官贾洪刚说。

  在刘某猥亵儿童案中,其本人交代先后侵害10多名小学女生,但案卷材料显示报案的仅两人,后侦查机关根据线索仅找到3人,有几名被害人无法查找,给侦查机关进一步侦查带来很大困难。

  贾洪刚认为,受害人年龄普遍偏小,遭到性侵时多数不知所措,不懂得反抗或不敢反抗,也不敢报案,也是犯罪分子胆子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如犯罪嫌疑人朱某利用自己经营的蛋糕店,以给小孩蛋糕和零花钱为诱饵,长时间对两名女童进行性侵害并威胁她们不准告诉家人。

  加大性侵犯罪打击力度

  贾洪刚建议,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对辖区内有过犯罪经历,特别是曾有强奸、猥亵前科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监管,加大对性侵犯罪的打击力度,从重、从快、从严办理性侵女童的犯罪案件,形成严防严打高压态势,使犯罪分子不敢以身试法。

  政府应大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不断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对于留守农村女童,在国家不断深化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中,政府应调动教育、民政、司法等多方力量,着力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农村留守女童的‘三位一体’联动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此类案件发生。”贾洪刚说。(记者马超 通讯员赵学刚)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