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金昌:戈壁上坚守循环经济追逐生态梦(图)

2014年04月18日 13: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甘肃金昌:戈壁上坚守循环经济追逐生态梦(图)
    2014年清明时节,甘肃金昌市在废矿渣上建起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已现春色。这里,曾经是一片戈壁,寸草不生。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4月18日电 (记者 闫雅琪 甄馥睿)年近八旬的老人李洪启穿着写有“老年志愿者”大字的衣服,手拿铁锨,每天来来回回走在自己守护的这片树林里,他说,从退休开始,种树就是他的生活,孩子们都叫他“树爷爷”。

  李洪启是山东人,年轻时支边到西北的戈壁之城金昌,一待就是一辈子。他不收分文,自退休起组建了一支老年人志愿队,在戈壁上“种下绿色的梦想”。在金昌,像李洪启这样以戈壁为家有着“绿色梦”的普通工人很多。

  金昌是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因企建市,因产镍闻名全国,被称之为“中国镍都”。“刚来这里的时候,风沙卷着石头走。”李洪启回忆起年轻时的金昌感叹道,那时候大片土地都是裸露的沙土,树木很少,因为是工业城市,空气质量特别不好。2005年之前,金昌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黑名单。

  而如今,驱车环绕金昌城区行进,记者看到这片戈壁滩被一条“绿色的丝带”三面环抱,隔离带内风速明显减小。金昌市绿化办综合科副科长周辉说,这是金昌市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人造林的生态工程,现在已经历时15年了,通过每年不间断的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26公里总面积达到2.3万亩的环城防护林。

  参与造林的农民刘国富一干就是15年,他说,这些树就像自己的孩子,15年了,觉得有点成就感。每天松土、浇水、护林,一支6人的队伍守护着这片树林。刘国福说,年轻的时候,因为种树累,当过“逃兵”。后来他发现树长大后挡住了风沙,“庄稼再也没出现过被风沙掩埋破坏的现象。”刘国富安下心,想为种地的农民们做件踏实的好事。

  “我们把‘城市循环’整体运用在绿化生态建设上,节省资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辉说,以前用生活废水种树,常能闻到异味,现在工业、生活废水经过循环处理,基本上都用在浇灌树木上,大大节约了成本。在金昌种活一颗树的平均成本是800元,被当地人称为“金娃娃”。周辉说,缺乏水资源、面临工业污染的金昌市一直在探索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态屏障间的关系。

  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在金昌市近期举行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说,金昌市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通过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拓宽循环发展之路,把金昌的生态建设融入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

  金昌市委书记吴明明说,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一种高效、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金昌将重点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防止戈壁“碎片化”,并把“绿色”、“低碳生活”等概念植入人心。

  据了解,三年来,金昌市、金川区政府及相关企业共投入绿化资金6.8亿元,截至2013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273.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1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像金昌这样因企设市的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金昌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开采的依存度很强,承受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的压力也特别大。有关研究表明,按照现有保有储量测算,金川矿山服务的年限仅为20多年,如果贫富兼采整个矿山的服务年限也只有40多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约束趋紧的矛盾,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对生态治理有两点好处,一是减少原生资源的开发,二是减轻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周宏春说,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和破坏,至少可以依靠“自然恢复”能力,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废旧产品中的有用物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周宏春说,金昌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仍大有可为。他建议,金昌这类城市应重视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的有机衔接,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以加以资源化利用,或是作为植树造林的有机肥料,或是用作其他更好的用途。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将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看做资源,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