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沙漠腹地的人造封闭生态链:“肥水不流外人田”

2014年05月16日 1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沙漠腹地的人造封闭生态链:“肥水不流外人田”
图为新村的蘑菇种植大棚。 董乐 摄
图为成年后,等待运往别处的獭兔。 董乐 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5月16日电 题:沙漠腹地的人造封闭生态链:“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者:董乐 乌瑶

  位于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在沙漠腹地,“风水梁生态移民扶贫村”(以下简称“新村”)里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中国十余个省市的近万移民正忙活着自己的“事业”。他们中,有的搞养殖獭兔,有的在新村的工厂上班,有的搞种植蘑菇……

  他们每个个体就像链条中的小环,通过产业协同,共同连成沙漠腹地的“人造封闭生态链”。

  2005年,新村建设本着“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理念,开始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动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村面貌一新,宽敞干净的马路、城堡般的幼儿园、整齐排列的房屋……

  在新村,有约2000户移民从事獭兔养殖,户均年出栏獭兔2000多只。据獭兔养殖户老刘师傅介绍,他们利用兔粪生产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做饭、烧水,而沼液、沼渣作为花卉和培育双孢菇的有机肥料,没有丝毫浪费。

  记者在养殖貂、貉子等稀有动物的基地看到,新村中养殖的各种动物的食物都很“独特”。养殖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加工配制的獭兔内脏等下脚料是貂的“美味”;貂肉加工配制后喂貉子;貉子肉配置饲料后又喂狐狸;狐狸肉配置饲料喂狼;狼肉用来加工生产药品,和这些动物的皮张加工成的皮草服饰一同进入市场。

  在库布齐沙漠周边有300万亩的沙柳种植基地,新村内投资4亿元人民币年产10万立方米沙柳刨花板项目的原料正是来源于此。而利用制作刨花板产生的木屑锯末加工成的木腐菌,用来制作生产生长蘑菇的菌棒,用完废弃的菌棒又能与獭兔粪制成有机肥料改造土壤,使沙柳得到完全利用,将丰富的沙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样就形成一套利用沙漠环境,围绕獭兔、貉子、貂、狐狸、狼生态链之间的生态产业体系。既有效利用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移民还有了稳定的收入,可谓一举多得。“一点都不浪费。”建设新村的东达蒙古王集团工作人员李永胜表示。

  据东达蒙古王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刘瑞介绍,今后东达蒙古集团将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生物链、产业链、产品链使农牧民在新村内创业致富,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