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海鱼仓”遭严重破坏 舟山鱼老大另谋新出路

2014年06月24日 16: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东海鱼仓”遭严重破坏舟山鱼老大另谋新出路
图为沈家门渔港。 方堃 摄
图为沈家门渔港。 方堃 摄

  中新网宁波6月24日电(记者 何蒋勇 实习生 方堃)浙江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东海鱼仓”之称。然而,今日之东海渔场收成已大不如前,再难见满仓之盛景,东海四大经济鱼类无奈陷入窘境:“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黄鱼难见踪,乌贼快绝迹”。面对整个东海渔场渔业资源匮乏的大背景,靠海却不能再吃海的鱼老大不得不重新寻找出路。

  “鱼老大”变身“虾老大”

  “以前出海20分钟就能捕上大个头的鱼虾,现在,要出海20多个小时也不一定捕到像样的鱼虾。”68岁的王岳青向记者摆了摆手,叹了口气。

  王岳青是土生土长的浙江舟山人,一辈子都在和大海打交道。他有一艘长40米,宽6.5米,价值400万的渔船,是传统意义上的“鱼老大”。

  但是,现在的“鱼老大”再不似当年的风光,东海鱼和虾种类和数量都在减少。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水柏年告诉记者,虽然东海渔场不像去年媒体大肆报道的那样“无鱼可捕”,但是渔业资源确实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据了解,浙江海洋捕捞年产量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虽然总的渔获产量并未减少,但鱼越捕越小、越捕越多是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恶化的标志。就连东海中繁殖能力最强的带鱼,近两年也遭遇与东海传统四大经济鱼类同样的噩运。据专业人士估计,仅去年一年,东海带鱼的产量就锐减了40%。

  应对这一情况,早在七年前,王岳青就把捕鱼船改成了捕虾船,从“鱼老大”变成了“虾老大”。他说,捕虾比捕鱼挣钱,鱼类衰退,让舟山水产品“虾兵蟹将称大王”。

  和王岳青一样,舟山越来越多的鱼老大都加入了捕虾的行列。根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提供的数据,2014年,舟山渔场的专业捕虾船已达1200多艘。“舟山市实际出海船也就5000多艘,这几年,专业的捕鱼船数量的确不断减少,捕虾、蟹的船比重在不断增大。”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工作人员张勇进如是说。

  贝藻养殖双利好

  今年45岁的吴上明以前也是渔民,不过和王岳青不同的是,早在十几年前,吴上明就深切感受到东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转业在舟山市东极岛做起了贝藻养殖。

  2003年,吴上明用几亩贻贝起家,现在,他的贝藻养殖基地已经发展到600多亩、年产300多吨。吴上明主要养殖贻贝等贝类水产,除了传统的大批量外销,他还在沈家门设立了门市销售部。“在旺季的时候,光门市每天就可以出售1000多斤水产。”吴上明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

  但是,吴上明水产养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分顺。刚开始养殖水产那会儿,他尝试过螺类养殖,受水质影响,螺类产量急剧下降,亏了不少钱。后来,吴上明就专门养殖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贝藻类。

  和所有靠海吃海的渔民一样,吴上明对大海有着很深厚的感情,除了水产养殖良好的发展态势,最让吴上明骄傲的是他从事的贝藻养殖是碳汇渔业的主要产业和方向,尤其是贝类养殖对促进浅海碳循环具有明显的作用。

  所谓碳汇渔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化和气候变暖的渔业生产活动。作为东极最大的水产养殖户,吴上明对“碳汇渔业”的概念并不陌生。在他概念里,不投饵的渔业活动就是碳汇渔业。“政府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与,还派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对阿拉(本地话,意为“我们”)进行专门的指导。”

  记者了解到,这种近海新型生态养殖能让市场和环境双利好,舟山市政府一直大力鼓励发展这种以浅海贝藻栽培为主的碳汇渔业,越来越多的舟山海洋渔业人加入到发展碳汇渔业的行列中去。

  “渔农家乐”走俏市场

  走进朱家尖莲花社区,浓浓的地中海风情扑面而来,让人无法相信这就是浙江舟山一个普通的小渔村。在一家名为“渔家客栈”的渔农家乐里,老板娘张飞英正在招呼一拨来自上海的游客。记者看见,渔家客栈的外观是一幢别致的小洋楼,里面每一间客房都设定了不同主题,有“渔夫”、“涛声依旧”、“海之恋”等,每一个房间的装修都非常有特色。推开窗,咸咸的海风迎面而来。

  张飞英告诉记者,她们一家在2008年以前靠打渔为生,一年纯收入最多十多万。转渔农家乐后一年纯收入达到五六十万,每年旅游旺季来这里的游客应接不暇,房间供不应求。

  据悉,2006年以前,朱家尖莲花社区1000多户人家多以打渔为生,随着渔业资源的渐渐枯竭,打渔所得在维持生计方面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在社区的号召下,渔民们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转产渔农家乐。

  近年来,该社区进行新农村改造,充分利用乌石塘景区的资源优势,美化区域环境,对房屋实行地中海风格外立面改造,发展渔家乐经营。目前共设立渔家客栈73家,拥有餐位2000个,房间786间,床位1526张,去年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创营业收入1300万元。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舟山市大力开展岛上村庄整治,在建设新渔农村方面主打“海洋与海岛”牌。截至目前,舟山市累计开展类似于朱家尖莲花社区的美丽海岛社区(村)创建达106个,完成创建57个;累计建设景观线11条,启动培育中心村40个,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20个;完成村庄整治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1%,渔农户改厕率达到94%,基本形成“面上洁净、村点出彩、沿线美丽”的建设格局。(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