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寻找“最美乡村路”活动启动 8月底结束

2014年07月25日 2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杜燕)为了充分展现十年来北京农村公路发生的巨大变化,北京寻找“最美乡村路”活动今天在门头沟区正式启动,于8月底结束。届时,将评出10条北京“最美乡村路”和100幅(组)摄影作品,参加全国100条最美乡村路的评选。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了集中反映十年来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农村公路为优化村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村安全便捷出行带来的巨大变化,交通运输部决定今年在全国组织开展寻找“最美乡村路”活动。而北京市寻找“最美乡村路”活动正是活动之一。

  这次活动以寻找“最美乡村路”为主题,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摄影作品。作品要求多角度展示建国以来北京市乡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对带动区域经济和群众致富的作用,展现全市交通行业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同时,作品要兼具行业特性与艺术美感,尽量突出今昔对比,展现发展成就。

  30多家在京媒体记者今天来到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部妙峰山镇域内的妙峰山路,探访这条承载民俗文化、观光旅游、竞技体育于一身的郊区公路品牌。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门头沟公路分局原局长刘景忠见证并参与了这条公路的“成长”。

  他表示,妙峰山路因妙峰山而得名,始于辽金,盛于明清的妙峰山“莲花金顶”驰名海内外,香客络绎不绝,朝顶参拜,五条香道中的南道成为妙峰山路的早期雏形。抗日战争时期,妙峰山金顶娘娘庙被毁,香火随行断绝,道路交通也由此趋于平淡。

  他介绍,当时这里有三大难:娶媳妇难、看病难、物资交流难。到了1981年,北京市、区政府考虑妙峰山民俗底蕴深厚、周边风景秀美、历史遗迹众多,还是革命老根据地,遂辟为旅游区进行了复建,但仍没有通行汽车的上山道路。

  他称,到1982年,为进一步发展旅游,妙峰山路全线21.1公里开工建设,至1983年10月基本竣工,却因路线长、工期紧、任务重、投资少,全线技术等级参差不齐。

  刘景忠称,1989年,为开发矿产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门头沟公路管理所对妙峰山路实施了改建,全线初步达到了三级路标准,路面技术等级有了显著提高,行车安全也得到基本保障。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2002年到2008年,历经三年村村通油路、三年公路提级改造和奥运会保障等,门头沟公路分局分批次对妙峰山路实施了改扩建工程,加宽了路基路面,改良了行车视距、增加了安保设施,对山体易崩塌路段进行了边坡防护等,进一步提升了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门头沟公路分局更加重视生态公路、人文公路建设。2013年以来,门头沟区提出了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的战略布局,实施了从担礼村口到南庄村的7.8公里的大修工程,妙峰山公路路域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据悉,目前妙峰山路起点在109国道(“妙峰山金顶”牌楼),向北经担礼村、桃园村、南庄村、樱桃沟村、涧沟村,终点为妙峰山敕建惠济寺,路线全长20.43公里,设计标准为山区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桥梁荷载为公路-Ⅰ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妙峰山路不仅承担重要的公路交通基础功能,沿途称得上移步换景,有滴水岩、仰山、骆驼石等自然景观以及碧霞元君祠(娘娘庙)、辽代皇家寺院仰山栖隐寺、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别墅等等人文景观。同时,这条路更保留了香道里的传统民俗,这条路上一年四季香客不断,民间花会轮番上演,继续传承和展示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这条路既有平直的路面,也有不同类型的弯道,900米左右的海拔落差,还是国际体育赛事的“竞技之路”以及国内骑友膜拜的“挑战之路”。

  此外,昔日门头沟经济被称为“黑白黄经济”,即开采煤炭资源,开采石灰资源,开挖沙石资源,随着门头沟区定位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西部综合服务区,地区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妙峰山沟域作为转型试点,以现代农业、民俗旅游业和生态景观等资源入手,沟域内重点发展“一花三果”,即玫瑰花,樱桃、京白梨、盖柿等三大特色水果主导产业、妙峰山庙会和以妙峰山路为中心的沟谷廊道,推进建设涧沟村、樱桃沟村、南庄村、桃园村和担礼村。

  2013年,妙峰山沟域内游客总量突破120万人,沟域经济总产值突破1.11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32元,比2010年产业转型时人均收入提高了1302元,比全镇人均收入高了844元。(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