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州工业园区:冷泉港带来的冷思考

2014年08月01日 0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苏州8月1日电 (记者 周建琳)多年后的今天,张佩琢这位从英伦“海归”的创业者,媒体并不陌生,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生物医药大会上。

  2007年,张佩琢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彼时,这时斥巨资创建苏州生物纳米园,准备发展新兴产业,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2014年盛夏,记者走进苏州生物纳米园,这里已是吸引海外归国创业者最大的平台。在短短几年内,生物纳米园已引进了300多家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生物制药产业链。

  2007年,因为公司规模扩大需要更大的厂房,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更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张佩琢来到了苏州,尽管这座城市里于他而言是绝对陌生,没有一个熟人。

  目前,张佩琢创办的吉玛基因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干扰核酸合成技术,已拥有一条从关键原料到原料药合成的上下游贯通的RNA干扰药物产业链,产品占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进入国际市场。

  似乎是机缘巧合,也在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与冷泉港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一世界顶级实验室正式落户苏州。

  “这里虽然还是一篇空白,但就像每一张白纸都能绘出最美丽的图画一样,冷泉港亚洲一样会有精彩而美好的未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82岁高龄的詹姆斯·沃森亲临中国苏州,为世界闻名的冷泉港实验室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揭牌。

  “对于一位生命科学工作者来说,再多的溢美之词也难以描述冷泉港实验室的辉煌成绩和崇高地位。”这是张佩琢们的心声。

  但在当时的苏州工业园区决策者中,对冷泉港的溢美却和张佩琢们是有差距的。

  “花费一笔不小的资金将一个会议引进来,这不仅在当时需要勇气与魄力,在GDP崇拜逐渐淡去的今天照样考验着地方决策者。”多年后的今天,坐着记者面前的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局长张东驰不回避当时的争议。

  张东驰说,如果单纯论GDP,那么冷泉港项目的贡献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将冷泉港引进到园区,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水平的考验。

  人们不禁要问,冷泉港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了什么?每年举办近二十场学术会议?

  “站在冷泉港的‘肩膀’上创新,就不用担心创业方向有偏差!”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廖国娟透露,迄今为止,已有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该公司的客户。

  张佩琢总爱开玩笑说,他都不用查冷泉港会议的日程就知道什么时候又开会了,因为参会的客户都会同时上门进行交流。

  仿佛弹指一挥间,今年是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成立20周年。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在经历外源型、资源扩张式发展之后,迫切地找寻着新的发展路径,努力从“工业园区”转型为“新城建设”,从产业、创新、城市、社会等各方面推进一场转型升级的大变革。

  在这场大变革的推进中,这里逐步形成了包括完整的生命科学产业链和庞大的生物产业集群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新势头。

  2014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77.6亿元、新兴产业产值1118.2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39.9亿元、96.6亿元、79.6亿元,增长29.4%、39%和38.8%。

  “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以创新型和服务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力争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产业、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保持30%左右增长。”这是最新目标。

  很显然,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促进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或许正是有了新加坡基因的长期植入,这里才能有向世界顶尖产业集群看齐的底气的勇气。

  “伴随着冷泉港而来的,是全球各类顶尖生物医药的竞相入驻。”这是中国其他开发区来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后的总结会必提的话题。

  现在看来这是较容易达到的,冷泉港的确提供了一个渠道和平台。

  但另外一个不容易做到——文化层面。

  “冷泉港的学术文化注重自由平等探讨,欣赏创新,分享科学探索的真正乐趣。由于这种文化不是整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文化,要充分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冷泉港亚洲CEO季茂业博士接受媒体时坦言。

  张东驰认为,这正是冷泉港留给苏州工业园区的思考空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