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青田:守好绿水青山 打造家门口的“浙南水乡”

2014年12月24日 1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丽水12月24日电 (记者 胡丰盛 见习记者 李婷婷)“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这句代言水上威尼斯最经典的话,如今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大山里的欧洲城”——浙江青田。

  深冬时节的青田清晨,太阳缓缓从云层后面探出头来,将光线投射在粼粼瓯江上,弥散在空气中的清新因子分外活跃。对岸,沉睡的建筑被唤醒,散步的人影开始三三两两出现,将暗涌的一盈瓯江水衬托地愈发生动美丽。

  青田的万般风情总离不开柔软的“水”。而保护好辖区内的1937条河流,则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责任。

  “我们的‘五水共治’,要治出感情,治出美丽。”青田县委书记徐光文一语道出了青田“盛装”之源。今年,青田聚全球青田人之力,朝着这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阔步前行;为重现家门口的“浙南水乡”,不遗余力。

  靠山吃山 山区河道经营权的改革

  入冬后的气温骤降,八面湖山脚下的章村乡黄肚村则显得更为寒冷。71岁的汤守立早早起床,戴好帽子和手套,裹好棉衣,一路踩着落叶来到村口,跟幸福食堂的“老伙伴们”如约集合。简单分工后,他们分成不同组别就不同河段开始了巡逻。

  这支队伍,是当地有名的“幸福食堂老人巡查队”。

  “我看到各地都在说治水,兴致就来了!趁着身体还算硬朗,怎么也得为家乡发挥点作用。”汤大爷是位个性耿直、好动的“老头”,他曾是乡里的老书记,自退休后一度过不惯清闲的生活,今年村里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后,他主动请缨要成立老人治水巡查队。

  “护渔治水是全乡人的职责,当然不能少了我们的一份力量。而且出去巡逻,除了治水,还能锻炼身体不是?”几乎是“一呼百应”,汤大爷的提议得到幸福食堂老人们的支持。在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有80岁,最小的也有60余岁。和汤大爷一样,家乡的山水,对近一辈子生活在章村乡的老人们来说,尤为亲切。

  虽然天气日渐寒冷,但每天,巡逻队的老人们都坚持不定时地到小溪边保洁巡查。水壶、钳子、垃圾袋……每天清晨或午后,他们总是深一脚浅一脚地游走在大桥坑沿岸。

  一天能捡多少袋垃圾?

  “数不清,以前至少要按车来计算。不过现在,甚至会空手回来。”说起变化,汤大爷开怀大笑,说话间嘴里吐出的白气散在清冷的空气中。

  “最初是感动,后来发现老人参与‘五水共治’,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黄肚村村民主任陈联苹坦言,即便乡里的治水工作再细致再到位,也无法保证村民们每天房前屋后的治水巡查。而老人们在乡村里颇有威望,影响力强,他们的自发行为,可能比政府层面的监督宣传更为有效。

  于是,章村乡黄肚村顺水推舟,开展探索由幸福食堂的老人们出面承包辖区河道,所得的渔业收益等也补充到食堂,实现良性循环。“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识很强烈,同时也希望通过河道经营权的确权,明确权利和义务。所以在黄肚村试点成功后,颜宅村、黄庄村、竹章村也相继实施改革。”章村乡有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靠着这支特殊巡逻队的走家串户,如今站在黄肚村桥头,可见清澈见底的溪水、成群结队的红鲤鱼和悠然自得的几只大白鸭,俨然一副“小桥流水”景致。

  在线履职 开启“引侨治水模式”

  忙完一天的工作,青田县仁庄镇小令村村委主任徐文俊却没闲下来,他还要将村里河道整治的最新成果,用微博和微信向海内外村民发布。

  “我是土生土长的小令人,虽常年在外,但我和家乡人一样迫切希望环境能越来越美。”作为青田县159名华侨河长之一,如今徐文俊真正成为了青田的“治水急先锋”,即便前段时间身在保加利亚,他也每天照常上网查看治水新闻,浏览政策法规,一有好的发现,马上在QQ群里跟村两委干部分享探讨。

  拥有300多年华侨史、20多万华侨的侨乡青田,“侨”是她最大的县情和亮点。自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以来,青田在完成治水“规定动作”的同时思考着,是否能借“侨”,构思更精彩的“自选动作”?

  说做就做,治水行动伊始,青田就开启了华侨治水模式。聘请华侨担任河段长、创新设立“侨牵母亲河·百千万清河”活动载体、开展“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共治水”等活动……截至目前,华侨们已捐款、捐物达到1939万元,5名青田籍华人规划设计和水利专家担任治水总顾问;并引进生态企业3家,推动8家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首批结对“母亲河”的海外侨团有30个。

  值得一提的是,华侨“河长”们承诺“终身”治水,在国内期间,每人每周巡河不少于2次,在岗不少于3天,“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时间也从志愿者50小时提升到“河长”志愿80小时。

  旅居厄瓜多尔华侨杨小爱,是方山乡聘任的第一批华侨河长。由于生意繁忙,她经常要两地跑。为克服空间障碍,海外华侨河段长中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履职方式——在线履职。

  “方山乡的干部通过邮件、微信、QQ、微博等平台,向我发来河流治理的照片,让我能实时掌握情况。”为不落下治水“功课”,平时杨小爱除了在线和方山乡政府沟通外,还聘请了国内的代理河库长,代为巡查河段,做好垃圾清理和河道监管工作。

  不仅如此,河长们还可以在国外召集村两委干部开视频会议,讨论治水工作,查找问题。

  “就像身份又变回了学生,一天没完成作业就觉得不安。”杨小爱笑着说。

  “通过在线履职,即使身处万里之外的异地,华侨们也能跨越时差,监控到所负责的河道。”青田“治水办”副主任叶根长对华侨河段长们很看好。他说,在“五水共治”这条高速公路上,华侨们正使出浑身解数,给青田这趟治水列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民护水 接力棒传到孩子手中

  青田县小砩村,村委主任江永权和往常一样来到村民家中,收取每月一元钱的治水捐赠基金。

  “自从382户村民自觉参与治水’一元计划’后,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河道每天都能保持得清清爽爽!”望着如今洁净的河道,江永权满脸欣慰。

  如今,通过实施“一元计划”、派驻治水指导员、设立河道警长、聘请“绿水大使”、组建志愿者队伍与治水联盟、寻找治水代言人、评选治水先锋、开通“水韵青田”微信平台等,青田已有7万多人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治水行动,收到各类捐款、捐物1939万元。

  “以前,群众很不理解,认为治水与己无关。但现在,他们纷纷义务投身到整治中,精神面貌和积极性都发生了明显蜕变。”青田县治水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小的一元硬币,如一根连着千家万户的线,牵扯着人们对瓯江水丝丝缕缕的眷恋。

  治水,已然成为了青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这几年,青田县环境的投入剧增,每年用于生态保护和“五水共治”的配套支出达到数亿元。今年,以阀门、木折椅、电镀、制革、砂石料、紧固件等13个行业为重点,该县制定了企业污染治理方案,计划三年完成8大流域、13大行业、300家企业的综合整治。目前,已整治涉污企业162家,关停61家,刑拘8人(累计整治企业366家、刑拘11人、拆除违建27万平方米)。

  而花了那么多钱,做了这么多工作,关键还是在于百姓的维护。

  家住鹤城街道宝幢社区86岁的何金海,对此感同身受。“以前社区的垃圾场、污水沟臭味难闻,现在大家都积极投工投劳搞绿化。”他说,“治水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大家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参与。”

  之前,因为不知环境监督是为何物,祖祖辈辈的护水只是世代相传的一个信仰。“现在治水需要宣传,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当地治水办负责人说,他很喜欢带着自己8岁的小女儿去瓯江边护水,“把爱护瓯江水的接力棒传到孩子手里,如此青田就能一直流淌清水了。”他对记者说,从浑浊到清朗,青田瓯江水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他们的决心没有动摇,脚步没有停歇。

  为了守护一江清水,青田治水、护水之路还在延续。家门口的“浙南水乡”,也呼之欲出。(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