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钱江源头治水筑屏障 衢州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5年02月05日 1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钱江源头治水筑屏障衢州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开化霞山 周进 摄
衢州十里丰丰源湖倒影 梅雪山 摄

  中新网衢州2月5日电 题:浙江钱江源头治水筑屏障 衢州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记者 柴燕菲 赵晔娇 邵燕飞

  “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衢州,自古就占据着浙江省重要水系的脉搏,是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

  作为该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治水对衢州而言,更是一种来自天然的使命。钱塘江的源头、浙江省的“西大门”……每一个称谓都足以证明衢州治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自从2012年起,它就自发进行着一场被定义为“战略”的治水。不同于一般性,它是“源头治水”。正如衢州市委书记陈新所说:“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杭城”。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这座城市,感受这场轰轰烈烈的村村治污,人人治水“新常态”。

  “智慧”治水领跑浙江 立体作战呵护瓷名片

  水,是衢州的金名片,也是瓷名片。

  智慧治水,是衢州“五水共治”的一大亮点。而今以“智慧治水”为核心理念的“五水共治”作战指挥系统,已经投入运行近一年。

  走进“五水共治”作战指挥中心,占据整面墙的电子大屏上是衢州全市的卫星图。图上浓缩着包含河长信息、清三河整治情况、乡镇交接断面监测情况等在内的70张作战图、项目表。

  工作人员一按鼠标,电子大屏上又开始实时滚动着衢州市全市国控、省控等重点企业废水废气排污口、固废存放点、放射源存放点等重点区域的情况。

  “我们共建设升级视频探头300余个,整合公安部门‘天网系统’、水利部门视频监控,构建重点污染源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治水指挥部实时监控和环境监管‘看得见’目标。”衢州市环保局法规宣教处处长王峰说。

  看得见,还要管得牢。

  衢州市借助这套智慧系统,布下了执法的天罗地网。

  这一系统的“智慧”之处就在于,把移动执法系统、在线监控系统、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电子处罚平台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完整的执法链条。

  “排污企业出现连续超标或超标数值过大时,平台就自动将信息推送给环保执法人员,触发环境执法,并且发短信给企业主。”衢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控信息中心工程师张红剑说。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考察时,也体验了一把这个系统的强大,他和曾接到短信提醒的企业法人来了个现场电话连线。

  “我是夏宝龙,你企业现在整改的怎么样了?”

  接到这通“意外”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企业主一愣后回答:“收到短信后,我们就落实整改!”夏宝龙听到这个答案满意的点点头。

  现在,这一系统的“智慧”因子正在逐步升级。为了适应移动客户端时代,也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民众参与到治水中来,系统推出了“爱环保”手机App。

  “借助科技,我们真正实现了对环境管理测得准、说得清、看得见、管得住。”衢州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洪建新颇为自豪。

  当前,浙江正在进一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信息经济。

  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认为,这是顺应时势之举。而在衢州市委书记陈新看来,顺势信息化浪潮,建立智慧化指挥系统,采取立体式作战,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实现“钱江源头筑保障、一江清水送杭城”的重要保障。

  紧抓源头治水牛鼻子 水上岸上一盘棋

  如果说“智慧”构建了重要保障,那么强化源头治水,则是衢州在五水共治中紧抓的牛鼻子,也是另一个亮点。

  “源头治水是衢州治水一个很重要的部署,只有从源头开始治,这样的治水才是科学的。”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对此特别有感触。

  赵建林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治水,有一个感受,一条河流路过很多村庄,如果这个村庄的污染源治好了,但上游的村庄没有治好,这条河还是白治。

  为此,衢州从市、县两级机关部门中抽调人手,给村村都派了生态指导员,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宣传政策,排出项目,“村村都有整治方案,比如说有做豆腐的小作坊,有养猪的小猪场,我们就在地图上标出来,各个突破。”衢州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洪建新进一步补充。

  揪出了污染源,衢州市行动起来了。

  由于衢州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因此,农村垃圾治理和农村污水治理是源头治水的重中之重。

  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在衢州农村,这可是件稀罕事。

  走在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墩头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3个不同颜色的小垃圾桶。

  “吃剩的菜饭是不可回收垃圾要丢进橘色桶里,塑料瓶是可回收的要丢进粉红色桶里,电池是有毒的要丢进大红色桶里。”站在自家小卖部门口,村民蓝忠香打开了话匣子。

  从一开始推广时的被村干部“盯梢”,到现在自觉做好垃圾分类,这个农村主妇尝到了甜头,她说,“从前村子随处遍地是垃圾,家门口、河道里就是最大的垃圾场,现在村干部带头,垃圾场变成了村民活动广场,连带着自家小卖部的生意都好了起来。”

  那些被分类好的垃圾通通运到了村里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站,这里有一台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

  “这台设备可以把厨房垃圾变成有机肥,风干后施到菜地、橘地里给村民用。另外少部分可回收垃圾以及有毒有害垃圾则由卫生员进行回收或填埋。保证垃圾不出村。“墩头村村主任翁雄飞说。

  另外,针对农村垃圾治理难题,衢州市还在全市推广“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的龙游县“贺田模式”,即通过垃圾袋编号分类,给垃圾贴上“身份证”;定时定点投放,给垃圾制定“行程表”;定期督促检查,为农户排出“清洁榜”等低成本可复制的方式,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现在,没有垃圾围村,村里变干净了,村民也改掉了往河道里丢垃圾的习惯。碧水绕村过。村前村后,河流清澈泛着粼光。

  在衢州,有着同样感受的村民不在少数。

  开化县城关镇桃溪村的村民现在都喜欢聚在村口的神仙潭边上休闲游玩,神仙潭原来是一个简陋的小水塘,杂草丛生,塘水浑浊,村里不仅投入使用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还投资60多万元对水塘进行清理,建起了古色古香的凉亭和廊桥,用鹅卵石铺设游步道,还在四周种植了杨柳、桂花、银杏等。

  最别出心裁的是,神仙潭中的小喷泉喷出来的水就是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的生活污水。

  这构成了桃溪村一道别致小景。

  “治污之要、在于农村。”衢州市委副书记江汛波说,衢州把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

  据江汛波介绍,到2014年12月底,衢州实际开展治理村数590个,共完成化粪池改造农户113656户,完成接户管户数168465户,接户管敷设1946千米,村内支管敷设1061千米,村内主管敷设801千米。

  在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治理和农村垃圾治理之余,衢州市将还源头治水的重拳打向了农业的主导产业——生猪养殖业。

  生猪养殖是一把双刃剑,致富一方百姓的同时却也是生态环境的“杀手”,光光是粪便排泄量,1头猪就相当于7个人。

  因此,早在2013年,衢州市就出台相关文件,对这一产业进行转型提升。

  该市柯城区万田乡冯坦村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乡,年存栏5万余头,年出栏约10万头,可以说是家家都养猪。

  无序散乱的养殖严重影响了万田乡主要流域的水体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附近庙源溪流域水质常年不达标。万田乡因此被列为“全乡禁养”。

  “禁养”虽好,但那么多养殖户的出路怎么解决?

  何不试试“猪棚换蔬菜大棚”,让大家种蔬菜?这个金点子来自于万田乡党委书记余志华。说干就干,“一亩猪棚换一亩蔬菜大棚”,村民拆掉了自家的猪棚,种起食用菌、西红柿、草莓、辣椒、芹菜……

  村民冯智良光养猪一年就亏了几十万,如今他把精力放在蔬菜种植上反而能赚钱了。

  冯坦村的改变是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衢州市生猪年饲养总量将控制在550万头以内,饲养量较2012年减少200万头以上,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生态养殖方式普遍推行,养殖污染得到全面治理,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更加有推广借鉴意义的是,这几年来,衢州市政府与民众合心,引进市场化理念,探索出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集美模式”,利用沼气发电、猪粪制成有机肥的“开启模式”,利用生猪的沼液灌溉农业的“箬塘模式”等等各具特色的模式。

  这其中,“开启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走进位于龙游县的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空气中弥漫着有机肥的味道,负责人朱有标挺自豪:“猪粪就是宝贝,就看你能利用还是不能利用。”

  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有3个巨大的厌氧罐,猪粪污水运来后,泵入匀浆池,经厌氧罐二级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水气分离,脱去含硫气体,经圆球形的沼气储罐贮气和稳压后,在发电机组中转化为电能,输送至电网。发酵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生产液态和固态有机肥,发电余热还能用来烧锅炉。

  就这样,这些污染物不仅不会像以往那样直接排进屋前屋后的河道,反而派上了大用场。

  衢州市从“治猪”继而达成“治水”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衢州在治水中突出抓好面源污染,把水上和岸上统筹起来,注重源头治水。只有源头治水,才有‘活水源头’。”衢州市委书记陈新言简意赅,道出了千古名句的现实意义。

  一江清水出红利 生态文明引领转型

  “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杭城”是常挂在陈新口边的话,以“智慧”助力,注重源头治水,让这句话照进了现实。

  数据显示,2014年,衢州市水环境功能区断面年均达标率90%以上,5个县(市)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出境水质考核从良好提高到优秀。

  可喜的是,尽管因生态环保而牺牲了部分工业,但是衢州并没有因治水而致贫,反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治出休闲旅游业,让百姓的口袋富了起来。

  这成为了衢州的新常态,“衢州要以生态文明来引领所有产业转型。”衢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杜世源语气坚定。

  衢州的工业企业行动起来,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也斥重金改造提升环保设备。

  考虑到从国外进口生皮再处理会造成更多的水、气污染,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进口蓝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

  虽然是一家制革企业,但是通天星的厂区却如花园般。记者远远看到一个人工湿地,水面植物绿绿葱葱,走近一看还有数十尾锦鲤在水中畅游。

  “这养鱼的水可是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公司副总经理余陆沐告诉记者,这个人工湿地和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是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还研发了制革污泥综合利用技术,污泥可以拿来生产肥料。

  余陆沐觉得,注重生态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五水共治”没有拖了工业的后腿。娃哈哈、康师傅、伊利、旺旺等企业正是看中这一片青山绿水而落户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

  “治水后的优质水成为更稀缺更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本和产业资源。”衢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杜世源喜上眉梢,生态优势正在转变为珍贵的经济优势。

  除了工业结构,在衢州,治水还转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让百姓的口袋变得更加富裕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金招牌。

  门前有水、背靠青山,如今的开化县音坑乡春天可赏油菜花、采草莓;夏天可观光向日葵公园和亲水游,摘西瓜;秋天可到柑橘园采“底本红”和葡萄;冬天可到明廉村采草莓。

  与开化县紧邻的常山县金川街道徐村也是一个邻水的小乡村,清澈的常山港河水流经乡村,与此间两岸的青山、古树、人家和鸬鹚,形成了一处极美的风景。

  靠水吃水,徐村将水边的古码头改造成为可以供游客打沙滩网球、烧烤、垂钓等等的亲水游乐场所,拉动了村民的收入。

  “游客多了,不仅收入多了,村子也越来越干净,家家户户都成为了‘亲水’经济的受益者。”徐村村主任徐有德兴致勃勃地说。

  数据为证,光光是为期三个月的“今夏到衢州亲水游”系列活动,就吸引了60多万人次参与,为老百姓创收1.9亿元。

  记者了解到,借助青山绿水,衢州市正按照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整乡整村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创建,力争3年内创成10个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和50个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

  衢州,牢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当年调研时的嘱托,正在走一条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路子。

  “‘十八大’以后,衢州更加自觉地把治水摆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战略高度上来。将来,衢州将更加重视治水工作,构建好浙江省的生态屏障,让天更蓝、水更清、老百姓生活更幸福。”手捧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大禹鼎”,陈新的底气更足了。

  此言不虚,如今来到衢州,临江而立,凭栏而眺,处处皆是“一江清水向东流”田园山水诗。(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