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生态创新让“青山变金山” 浙江丽水迈向绿富美

2015年02月10日 2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丽水2月10日电(记者 胡丰盛 通讯员 王巷扉)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丽水而言,绿色崛起的资本在绿水,在青山,在纯粹的空气,更在优势突出的生态。

  新常态下,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沿着“生态+创新”的发展新路,丽水已经探索出一些新模式,积累了不少新经验,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新成果。

  为此,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对丽水提出新要求和新希望:“尽快摘掉‘欠发达’帽子,成为‘绿富美’,和全省协同发展。”

  从历史看未来 行进在绿色致富的道路上

  翻看2014年的丽水发展报表,有两组数字格外惹人注目。

  2014年丽水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35元,同比增长12.0%,增幅连续六年居浙江省各市首位,扣除价格影响因素,实际增长9.2%。此外,在居民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浙商回归等多项重要经济发展指标上,丽水同样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另外一组数字是,2014年,丽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千亿大关,达到1051亿元。丽水也就此跨入GDP千亿城市行列。从2004年的264.57亿元到去年的1051亿元,十年间,丽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近4倍。

  护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丽水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做一个横向对比的话,丽水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振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为2936.4元。而这一年,丽水农民人均收入为3321元。与全国平均数相比,丽水仅仅多出不到400元。

  到了去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92元。而在丽水,这个数字达到13635元,是全国的1.4倍。

  数字的背后,同样是丽水人走过的一串生动演绎绿色发展的脚印。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从过去的发展之中,丽水人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自信,争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

  一个人的变化 68岁老农从农民到“明星”

  2012年7月,多家企业纷纷派人专程赶到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十三都村农民包根基家,希望能争抢这位“农民明星”。

  凭着十多次“专顾茅庐”的诚意,最终北京一家食品企业赢得了这场商战,与老包签下了15年的合同,聘请这位68岁的农民为其形象代言人。

  2006年,包根基向邻村承包了80亩荒坡,准备开发竹林。然而,因为资金不足,三年才开发了20亩,每年的收益还不够交租金。

  然而,从2008年的4月11日开始,这一切彻底变了样。当天,庆元县隆宫乡隆宫村普通村民吴成德用自家山林作抵押,从庆元县信用联社贷出了3万元,真正喝上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头口水”。

  从此以后,在丽水,农民到银行贷款从稀罕事变成了平常事。

  受惠于这场改革,包根基用林权证抵押,三天之内就从银行贷出了4.9万元。然后雇工开挖竹山,精心抚育竹林,逐步走上了科学种植、生态育笋之路。

  2010年,在浙江省毛竹(笋)王吉尼斯擂台赛上,他选送的竹笋以19.10公斤的重量和漂亮的外观获得“笋王”称号。2011年,包根基成为遂昌冬笋效益亩产破万元第一人。由于名气越来越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找到老包。随后,多家企业专程赶到老包家中,展开了一场“争抢农民明星”的商战。

  签订代言合同之后,老包的农民形象开始站在了精品农产品的包装盒上,面向全国消费者,笑容绽放。

  从农民到明星,从农户变为企业家,几年来,类似的财富传奇在丽水广袤农村不断上演。包根基的故事,正是丽水农民靠生态致富的生动缩影。

  一个村的变形 从“空壳村”到“画家村”

  沿坑岭头村,位于松阳县枫坪乡。从松阳县城到这个村,有65公里的弯曲山路,乘车也要1个多小时。两年前,沿坑岭头村还是枫坪乡最贫困的村之一。因为留在村里的人实在太少,全村连一家小商店都没有。村民们最大心愿是“赶紧搬”。如今,沿坑岭头却成了全国小有名气的“画家村”。那些老房子,转身变成了特色民宿。大山横亘,难以卖出好价钱的山上果实也成了抢手货。就连人也变了:村民们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顺溜,衣服穿得越来越干净,见识也越来越广。

  沿坑岭头村的变形史,既是山区古村的发展史,更是生态增收的富民史。

  2013年8月,沿坑岭头村在三位画家的帮助下,54天,花了5万元,建起了三个写生平台。

  约两个月后,知名画家郑毓敏、蒋跃、吴宜恩来到村里写生,一画一个星期。

  至此,客人开始络绎不绝,又过一个月后,村民叶秋达率先在家里开出了“农家乐”。烧点土菜,备瓶土酒,就能赚钱,穷山村第一次让村民们看见了商机。

  去年2月18日,各美术院校开学第二天,村里的三家民宿开始试营业。从此,农活在学生们眼里成了好玩的游戏,古树老屋成了取之不尽的写生题材。

  2014年6月16日,这天,村里的民宿业协会会长叶秋平宣布:一连45天,3家民宿的52个床位,几乎天天客满。3家民宿从“五一小长假”至今,营业额共计12万元。

  去年10月2日,村里第二批8家民宿正式开业。至此,沿坑岭头村共有床位192张,这比一年前的全村常住人口还要多。

  到了年底,趁着大伙都在家,村委会主任叶庆春向村民宣布了两个数字:今年住在村里的师生超过7000人,全村人均年收入估计能上9000元,明年就能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了。

  一家企业的成长 从“末位”到“明星”

  “喝”的是纯净水,呼吸的是最干净的空气,凭这些,短短三年时间,在上市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国87个分公司中,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的业绩,从末位一跃到前列,成为明星企业。2014年2月14日,拿着业绩报表,国镜药业总经理牟春雷说:“秘诀就因为我们长在‘中国生态第一市’,水和空气的净化成本在87个分公司中最低。”

  2010年年底,国镜药业被科伦药业收购,成为科伦药业向浙江地区发展的药品生产基地,主营项目有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口服液溶剂等。自2011年始,该企业投入1亿多元用于技术改造和创新。

  龙泉遍地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就成为国镜药业最大的资源优势。牟春雷算了一笔账:生产“大容量注射剂”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个产品是要输入人体血液的,所以对水逐级纯化的要求十分高。由于源水杂质多,其他分公司每年仅水纯化处理这一块的投入资金就非常多。而国镜药业的源水取自龙泉溪和龙泉地下水,水好、杂质少,国镜药业每年仅水纯化处理就可以节约137万元。

  好空气也成了国镜药业的“成长神器”。据介绍,国镜药业是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对环境要求是药品生产里面最高的一类,生产车间投入成本最大就是空调系统,维护成本也非常高。其中,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就与空气质量息息相关。牟春雷说,以上海公司为例,受经常有雾霾天气的影响,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每一个月就要更换一次,高效过滤器一年更换一次。而龙泉因为空气环境质量好,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半年换一次,高效过滤器三年才换一次,使用寿命分别是上海分公司的6倍和3倍。

  “龙泉的好生态让我们综合成本降到最低,成了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牟春雷说,与2011年相比,2013年国镜药业销售额从1亿多元增长到4.1亿元,翻了近两番,并以2.6亿瓶(袋)的销售额成为全省产销单打冠军。(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