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毕节石漠化治理让荒山变“金山”

2015年04月20日 15: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贵州毕节石漠化治理让荒山变“金山”
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荒山正披上“绿毯”。 周娴 摄
毕节市发展特色经果林,樱桃迎来收获。 周娴 摄
昔日荒山种满樱桃树。 周娴 摄

  中新网毕节4月20日电 题:石漠化治理让荒山变“金山” 贵州毕节“换了人间”

  作者周娴张丹莉

  4月20日,谷雨节气,记者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的山头,一株株刺梨、核桃幼苗长势喜人。很难想象,这块森林覆盖率已达46.23%的土地,20多年前曾一度被联合国有关专家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不过,“乱石山、巴掌土、广种薄收年年苦,种一坡、收一箩、一年不够半年粮”,这确曾是贵州毕节过去生存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毕节市石漠化管理中心主任金宇告诉中新网记者,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毕节市的森林覆盖率一度降至14.9%,绝对贫困人口高达65.4%。毕节一度成为贫困的代名词。

  穷则思变。1988年6月9日,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建立。由此,毕节进入大规模治理石漠化的重要阶段,毕节人在石漠化留下的贫瘠破碎土地上开始艰难探索。

  “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向荒山荒坡要地,结果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土壤越翻越薄,到头来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石漠化愈演愈烈。”金宇说,毕节的“穷根”在于人多地少,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据了解,毕节市人口密度非常大,是全国的两倍多,平均每平方公里319人,人地矛盾成为毕节农民生存、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石漠化综合治理,固土保水、涵养水源是首要,必须始终坚持优先恢复林草植被,重建石漠化土地森林生态系统。

  据统计,自2008年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毕节累计造林117.32万亩,种草17.6万亩。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添绿增翠,不毛之地渐次铺开了一片片绿色生态植被。

  根据2011年全国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毕节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到5984平方公里,比2005年净减少542平方公里,年均缩减率1.4%。这相当于每年减少12个杭州西湖面积大小的石漠化区域。据毕节市石漠化管理中心数据,截至目前,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进一步下降到5400平方公里左右。

  “石漠化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水土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如果采取封山育林的手段,通过自然恢复是可行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永毕说,“但要同时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势必要探索一条实现生态修复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双赢路子。”

  为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撒拉溪镇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韩贤国拿土地入股,搞起了林下养鸡和种草养牛。虽然合作社刚刚起步,韩贤国对未来充满信心:“过去家里的这20多亩石旮旯地,种苞谷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家里人口多,穷得叮当响。如今入股养牛,每年起码有3万多元的收入,比过去种苞谷强多了。”

  撒拉溪治理石漠化走的是一条“经果林—林下养殖—动物粪便提高地力”的良性循环的路子,在治理石漠化面积1600多公顷、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0%的同时,当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上世纪末的500余元提高到去年的4000余元。

  发展生态经济,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生态修复和群众脱贫致富两不误。

  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认为,毕节最大的品牌就是生态,坚持“走生态路、打有机牌”,把生态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围绕生态来利用和发掘特色农产品,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从而有效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

  毕节拥有特殊的气候条件、海拔落差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特点,客观上也为毕节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天然优势。

  如今生物资源富集的毕节,成就了“中国天麻之乡”、“核桃之乡”、“漆器之乡”、“竹荪之乡”等多个“国字号”称号。

  27年的攻坚克难,毕节这块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换了人间”: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翻了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8倍,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6.23%。(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