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污染治理与社会大众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

2015年05月13日 09:2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污染治理与社会大众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指出,县委书记要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表明,中央在不断强调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那么,我们社会大众(包括企业家、雇员等所有生活在中国社会中的个人)在法治建设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自身是否有阻碍法治建设的行为?从我做起,我们又应该如何发挥自身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法治建设不仅仅是完善法律体系和司法公正,更要看法律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中的实际效果。因此,如以污染治理为例,来看看社会大众在法治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污染治理中的法治困境

  污染治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相关法律最难以发挥作用的一个领域。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即废水、废弃、废渣)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已建立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对“三废”进行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以后才能排放。否则就是违法排污,要接受相应惩处。

  不少企业家知道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甚至亲身感受过“三废”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带来的损害,但还是违法排污。有企业家诉苦道:我们也想按照法律的要求去治理“三废”,但治理“三废”、合法排污是有成本的。别的企业非法排污,我的企业合法排污,就增加了我的成本,让我没有了竞争力,别说没钱治理“三废”,就是有钱,也不会把钱用到治理“三废”上。关键在于政府不严格执法,大量企业都违法排污,谁治理“三废”谁吃亏,我没办法也只能违法排污。

  污染治理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企业家诉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就是认为污染治理的全部责任都在政府,认为企业家自身对污染治理是被动的、没有责任的。但是对于违法排污,我们不禁要追问:究竟是谁把未经处理的污染物排放了出来?是谁在通过各种方式躲避监督检查?企业家不能一边堂而皇之的违法排污、阻碍法律执行,又一边义正词严的将污染治理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政府的执法不严。

  众所周知,污染治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建设更加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引入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公务员的自律和监督,从而更加有力的去执行落实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从客观来看,政府的环保监管能力是有限的,环保执法工作人员抵御诱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政府可以提高监管能力,而违法企业绝不会束手待毙。双方都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放在监管与逃避监管上,内耗不断增强,环境治理迟迟不见成效,最终受伤害的就只能是环境和生活在环境里的社会公众。

  企业家在污染治理中的现实选择

  企业家在这种现实困境下究竟该怎么办?第一种思路是利用自身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技术优势,支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打击非法排污企业。这是保护环境的正义举动,是出于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应予以支持和保护。

  如果地方政府还是无法理治非法排污,或者本地企业都合法治理“三废”但外地企业还在通过非法排污获得竞争优势呢?第二种思路是谋求产业转型升级。许多污染物都来自于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仅减少污染物,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竞争力。

  如果因为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实无法转型升级呢?第三种思路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寻找其他的投资机会。企业死守着一种落后的生产工艺,靠着污染环境、靠钻法律监管的漏洞而生存,不如顺应时代要求,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早日开始新的创业历程。

  自觉遵守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不仅企业家应自觉遵守法律,我们每一个社会民众都应该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自觉遵守法律。从在马路上闯红灯,到在名胜古迹上刻字,再到小产权房交易,只要是监管乏力的地方,就会有人通过违法违规行为来获取违法利益。但所幸的是,现实中总有人抵御住了违法利益的诱惑,总有人无论监管是否到位都自觉遵守法律。这就是中国法治的根基,因为他们有着对法律更深层次的尊重、敬畏和信仰。

  多读书,我们也会逐渐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我们也会更加坚定地自觉遵守法律。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全民阅读”。法律就是很好的阅读主题。读法律案例,我们就知道法律并不遥远,知道将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跟法律打交道。读法律发展变迁的历史,就会知道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灾难和考验。读法律基础理论,我们就会对法律的价值、精神、原则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法律有了更好的评价能力。当我们对法治的认识更加深入,就会逐渐将法治作为一种信仰,就会更加坚定的自觉遵守法律。

  那么,我们社会大众在法治建设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答案就是:自觉遵守法律的责任。无论监管是否到位,我们都应该确保自身的言行符合法律规范,让政府有限的监管能力用到那些更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人和事上。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一条底线。我们自身有没有阻碍法治建设的行为?答案就是:苛求政府的监管能力。一旦政府监管不到位,就钻监管漏洞以谋取私利。甚至通过贿赂等方式来逃避监管和惩处。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法治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阻碍。我们该如何发挥自身在法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答案就是:将法治作为一种信仰,自觉遵守法律。

  (刘铮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