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丽水农产品“逆袭”杭城:山里土货备受宠爱

2015年09月19日 1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丽水农产品“逆袭”杭城:山里土货备受宠爱
浙江丽水农产品“逆袭”杭城:山里土货备受宠爱 李婷婷 摄

  中新网杭州9月19日电(记者 李婷婷)庆元香菇、青田田鱼、缙云烧饼……9月18—20日,2015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一场绿色农产品“明星见面会”与众多吃货在此相约。

  自古珍宝山中藏。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市,过去山地是最大制约,经济发展犹如“螺狮壳里做道场”;但谁曾想到,如今山地竟成为当地最大发展特色。生长于一方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农产品,犹如散布于大山里的珍珠,熠熠生辉。“短板”成“跳板”,丽水也由此成为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2012年,当地确立“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目标,并提出“生态化规划、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电商化营销”的具体路径,同时创建“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自此酒香开始飘出“深巷子”。从少人问津,到杭城受宠,3年来,丽水农产品到底经历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弯道超车:定位生态精品现代农业

  作为国内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现代化,浙江一路先行。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同年,针对农业发展思路,浙江旗帜鲜明地提出“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定位。

  此后,针对26个山区县,浙江摒弃传统思路,谋划通过“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的新定位,加快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跨越。

  当地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已极大地改变了时空观念和区位条件。此外,消费者选购农产品时更关注安全绿色,而山区县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正是这一新优势的先天条件,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砝码。

  而眼下浙江各地的实践,也印证当初决定的正确。

  在习近平曾留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叮咛的丽水,如今听得最多的词儿是“精品农业”,感受最真切的则是“土能生金”。

  丽水市市长黄志平介绍,近年来,丽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态坏境,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丽水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目前,当地共有10个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024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并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田鱼之乡等17张“国字号”名片,丽水香茶、松阳银猴、庆元香菇、青田田鱼、处州白莲等享誉国内。

  “丽水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具潜力、最具希望的也是生态。”丽水市副市长任淑女认为,这种优势落到农业上,就应体现为生态精品农业。

  丽水市农业局局长姜波同时指出,丽水90%是山区,耕地只有巴掌那么大,而且层层叠叠都是梯田,机械化、设施化根本施展不开。因此,丽水农业唯一的路径就是走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由此应运而生,并点明了丽水农业的发展路径: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耕技术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打造面向城乡居民品质消费需求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

  品牌化经营:实现溢价效应

  绿水青山孕育出了丽水农产品优异的品质。然而,受制于山多地少、类多量少,丽水农业仍处于千家万户经营的低小散局面。牵牛要牵“牛鼻子”,针对此现状,丽水意识到,迫切需要一个品牌代言者来支撑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去年9月,国内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正式面市。该品牌面向丽水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优质农产品,采用“母品牌+子品牌”的方式经营,政府以自身的公信力作后盾。

  对于“丽水山耕”这一公共品牌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变化,种茶人梅献山感受很深。梅献山种的是有机茶,由于投入大、成本高,又不愿采用降价等方式促销,因此生产的“梅峰龙井”有机茶叫好不叫座,品牌知名度一直不温不火。

  “单个农产品打品牌,要资金,要团队,这些我没有,以致于‘梅峰’这个品牌一直缺少影响力。”梅献山告诉记者,如今,通过“丽水山耕”的运营推广,“梅峰龙井”知名度不断提高。在去年的首届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网络展销会开幕当天,淘点点店铺就“涌入”客户20万人次,最好的茶叶卖到了每公斤3700多元。坚持这么多年,终于实现了溢价销售,这让不施农药化肥、坚持种有机茶的梅献山十分欣慰。

  缙云麻鸭是丽水较具知名度的优质农产品之一。通过“丽水山耕”品牌化运营,依托温州品牌代理商,原价格为每只60元左右的鸭子在温州卖到了118元,溢价近50%。负责人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政府推动的品牌可信度高、市场接受快,比企业自己推广的强多了!”

  深有同感的还有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老总陈旭东,相较“丽水山耕”大幅提升丽水各地企业的产品销量,已是老字号的“鱼跃”更看重这个品牌的含金量。“丽水的绿水青山已名扬国内外,有了‘丽水山耕’这个区域品牌,就意味着为我们的产品打上了‘好生态’的标签,于我们而言是锦上添花。”

  负责“丽水山耕”品牌运行的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丽水市“丽水山耕”品牌授权使用企业已达到100家。“通过‘丽水山耕’的品牌化运营,经营者从农产品的产前规划、产中生产到产后销售等各个环节,均融入品牌化运营理念,从而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电商化营销:确保价值实现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销售问题可谓是丽水心中“永远的痛”。如何让“土货”走出大山,是当地一直思考的焦点。随着互联网从城市渗透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拥有低成本、高效率、跨时空界限等优势的电子商务,开始成为丽水农产品销售的第二条路。

  其中,遂昌县率先点燃了传统农耕文明与激情电子商务碰撞的第一把火。

  从2006年开始,以销售竹炭产品为起点,遂昌开始了农村电子商务之旅。如今,仅23万人口的遂昌,拥有2000多家网店,小县城沿街随处可见银行、物流公司以及网店经营点。

  从零星出现农民网商,到成千上万农民拿起鼠标做网销;从淘宝“特色中国”第一个县级馆开馆,到搭建起完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从农产品一笔笔销售,到订单捆绑式输送……遂昌农村电子商务一路奔跑,撬动了巨大的农村市场的“遂昌模式”也因此火了。

  尝到甜头的丽水,从此在农业电商发展上一发不可收,不仅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家市级馆——淘宝网“特色中国·丽水馆”,还借助“渤商所”平台,实现庆元香菇、木耳,松阳香茶、龙泉黑木耳、灵芝等8个产品上市交易……丽水农产品在电商营销之路上走得风生水起,就连之前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路演的7分多钟宣传片里,也讲了1分多钟的丽水农民网商故事。

  在2015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的景宁自强实业有限公司展位前,董事长刘园英也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触网之路”。“互联网的开发使用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的商业经营模式也随之改变。”刘园英说,如今公司的网上店铺,不仅经营各类茶叶品种,还推出了精品包装、礼品盒等等。单去年,网上销售额就达到2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将茶叶加工成车内饰品、印着12生肖的茶艺术品等等,走精深加工路线,并搬上线上销售,反响很好。“加工后的茶艺术品比原来传统销售利润至少翻了一番!”刘园英笑道。

  2014年,丽水市农特产品销售额16.50亿元,累计培育农特产品网点数3339家,遂昌农产品电子商务“遂昌模式”在浙江省、国内推广,农产品现货年交易额达1.08万亿元,交割量达19.4万吨。

  科技化生产:助推农产品生长

  “真是太神奇了!”2015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上,一个外观搭建酷似鸟巢的“智能农业”展位引得众多围观者啧啧称奇。记者看到,该展位仿佛是一片“植物园”,桑树、紫薇、蔬菜、菌菇等农作物映入眼帘。新奇的是,这些农作物并不生长在土里,而是种在“气雾”里的。

  “我们用气雾栽培取代土壤栽培,将营养液喷在植物根部,让植物充分吸收营养,从而形成栽培体系。”丽水市农科院院长金爱武以现场一株高达3米的以气雾栽培的立柱式蔬菜为例,向记者解释这项新技术。

  他说,这株立柱式蔬菜最上方安置了太阳板,它会带动小电机,使置于中间的营养液以气雾的方式直接喷到根上,这样一来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以及氧气都得到最充分的供给,以实现井喷式生长。

  金爱武介绍,气雾栽培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它是所有无土栽培技术中根系水、肥、气矛盾解决得最好的一种形式。可用于种植各种蔬菜,特别是根菜类和叶菜类蔬菜。

  “气雾栽培的优势,一是节水、二是高效、三是安全。而且培植出来的蔬菜更加环保健康。比如这个叶子相对平常的要大些,而且结出的果实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丽水市农科院员工朱波指着一株用果树水气栽培的桑树说,这是由于喷洒的营养液都是根据植物所需的特定营养成分进行配置,能为蔬菜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据悉,来自丽水市农科院的这项技术,目前已在丽水当地广泛使用。而该院研发的一款“迷你型植物工厂”的产品,也已远销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

  树立品牌、扩大市场、科技生产,让丽水农产品成为支撑农民致富看得见摸得着的途径,并走出深山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以及高铁时代的到来,丽水的优势与地位将日益凸显,大山再也阻隔不了这里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放眼未来,丽水精品农业如沐春风,渐入佳境,追逐“绿富美”之路的步伐,也日益沉稳坚定。(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