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人才培养现“错位”现象 云南六高校试点应用技术大学

2016年01月23日 1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昆明23日电 (王艳龙 余朝波)“人才培养出现‘错位’,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虽然社会需求旺盛,但高校培养出的研究型人才不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云南省政协委员王卫东说,“今天的人才培养应当形成一个‘倒逼’机制,通过社会需求的反映去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

  王卫东23日在云南省政协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说,云南高校的专业结构性弊端日益显露,学校定位不准,研究型人才过多,供给超出需求,应用型人才太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调整高校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2015年,云南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5.83万人。但由于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某些脱节情况,导致毕业生喊就业难,企业喊没有人可用。正是如此,教育部曾提出让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型学校转型,高考将分为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

  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认为,未来教育体系将发生重大改变,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成了一种趋势。2014年,教育部实施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试点,云南工商学院、昆明学院等6所高校已经开始转型试点,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社会正消除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偏见,但师资队伍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李孝轩表示,制约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如果不能适应应用型大学的需求,而是按照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的标准来配备师资力量,那应用型大学的优势将不被凸显,也就没有可能实现转型目标。

  李孝轩认为,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应将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搬”到课堂里,学生在学年末到企业实习,动手能力才能增强。但应用技术型人才强调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的学习,理论与经验的配合才能造就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云南省政协委员李妍称,传统大学应当注重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国家重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就在于其能够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贴近市场,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扩大专业型硕士比例,实行双导师制,高校研究生可以获得校内导师基础理论指导和校外实际领域专家的专业性指导,理论与操作二者并行。

  “省教育厅制定云南省高等院校的结构性规划,明确普通高校与职教院校的比例。”王卫东称,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专业正当其时,省教育厅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推动和支持普通本科院校开办应用型专业;教育厅完善评价机制,切实扶持和鼓励高校发展应用型专业,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完)

>相关新闻:

  •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