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发改委剖析北京“大城市病”四大根源

2016年01月23日 18:19 来源:中青在线 参与互动 

  中青在线北京1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北北)今天,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召开“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介绍有关情况。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市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2015年以来,北京市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统筹解决好“搬哪些”、“往哪搬”、“谁来搬”、“怎么搬”,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坚持分类施策、内外联动、梯次推进,有序、有效、有力推动疏解了一批非首都功能重点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基本出发点就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北京市发改委剖析了北京“大城市病”问题的四大根源,指出,北京“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功能过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才是治理“城市病”的良方。

  北京“城市病”根源之一:北京人口增长过快。截至2014年底北京的常住人口达到2151.6万人,已突破2020年1800万人左右的控制目标,在国内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2425.6万人),位居第二位。“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50万人以上,几乎相当于国外一个大城市规模,人口无序增长导致城市不堪重负。

  北京“城市病”根源之二:交通拥堵。2014年北京市机动车已达到了561万辆。中心城区交通日出行总量达到了4454万人次,早晚高峰路网平均时速25.8公里,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接近2小时,人均通勤时间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中心区域功能过度集中,全市71%的产业活动和71.8%的从业人员集中在城六区,如果功能和产业在中心城区继续集聚,交通拥堵只会更加严重。

  北京“城市病”根源之三:从资源能源看,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状况决定无法承载过多功能和产业。2014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降至2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立方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北京市约70%的电、40%的成品油、98%的煤炭、100%的石油和天然气均需外部供应。如果继续发展“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城市正常运行甚至安全稳定都会受到影响。

  北京“城市病”根源之四:从环境看,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空气质量远未达到国家新标准,PM2.5污染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内涵促降”模式有待深化,环境秩序管理仍需加强。

  北京发改委提出,北京地域空间有限,资源有限,要把解决北京的问题纳入到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打通发展的大动脉,用“大空间”解决“小空间”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依托京津冀甚至更加广阔的空间对非首都功能进行疏导和再布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城市病”的路子。

【编辑:程春雨】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