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研讨班:经济发展摆脱依赖 创新破除“卡脖子”

2016年02月19日 0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兰州2月19日电 (刘玉桃)2月15日至18日,甘肃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在兰州举行,甘肃省长刘伟平在研讨班作辅导报告时表示,随着甘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已经结束,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过去推动经济发展的路越来越难走,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要求大家务必彻底摆脱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尽快从根本上破除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等对甘肃长远可持续发展“卡脖子”的瓶颈制约。

  刘伟平在研讨班上表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大到国家战略、小到工作方式方法,一切能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都是创新。

  随着甘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甘肃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逐渐突出。“十二五”前三年甘肃省经济增速分别为12.5%、12.6%、10.8%,年均增速由两位数下行至8.9%,2015年进一步下行至8.1%。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每万元投资带来的GDP增量逐年降低,分别为1240元、1160元、880元、665元、590元,即随投资规模扩大存在收益递减规律。

  与此相对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2011年的9.2个百分点降到2015年的5个百分点。受投资效益减弱的影响,投资动力逐步减弱,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加之外部需求低迷,包括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传到机制影响,甘肃省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连续47个月下降,产能释放受阻、库存增加,产能限制问题严重。

  刘伟平表示,当下甘肃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对传统产业在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营销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含量升级上下功夫,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解决当前甘肃省传统产业存在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成本缺乏竞争力等突出问题,增强甘肃省传统产业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这几年,甘肃省为了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结合实际,围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培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推进制度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深化科技创新、增强发张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厚植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探索。

  刘伟平表示,如何一手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供给水平,更好适应市场需求、支撑经济稳增长;一手抓创新,尤其是靠新兴产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抓好这两方面都十分重要,这也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要破的局、迈的坎。

  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分析,在中国区域创新4个梯队中,甘肃长期处于最末一个梯队,去年科技研发投入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1%,作为创新主力的特色优势企业科研投入总体上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近90%的工业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缺少以创新为基础的核心技术,使得“原字号”产品穷途末路。

  甘肃统计局长樊怀玉表示,当今社会,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没有创新就会落后,甘肃农业连续十几年丰收,但是现在农业发展也受到很大的约束,存在一定的风险,农业创新是农业增收的一个重要方法,近几年,甘肃农业结构慢慢调整,农、林、牧、渔等结构优化。此外,也应该注重经营方式的创新,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甘肃临洮县委书记石琳说,此次研讨班讨论交流收获颇多,研讨班帮助大家更加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势,对新常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准确理解“十三五”期间发展重点。

  石琳表示,今年甘肃工作的重点是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主要涉及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而劳动力、土地和资金都是有限的,唯独创新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下一步临洮计划打造几个传统小镇,将农村危房改造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走出一条将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刘伟平表示,过去依靠强刺激、高投入带来的高增速不但没有对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使原本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凸显,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甘肃省经济运行中的这些结构性矛盾,倒逼甘肃要以新思路、新举措下功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盘活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存量资产,修复其发展动力。同时,为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动能赢得时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