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浙江外贸长青基因:匠心与创新并进 聚焦供给求稳

2016年05月22日 1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杭州5月22日电 (见习记者李苑露)张周全是浙江早期做外贸的人之一。那时的他,由于语言不通,外贸交流全靠计算器,将打在计算器上的价格拿给外国人看,对方会将他的心理价位再“敲”回来,几度来回后,最终双方确定价格。

  如今,张周全企业的产品已销往30余国家和地区。这一路筚路蓝缕,张周全用了几十年时间。也正是在这几十年,浙江外贸飞速发展。浙江商人的名号也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从数据上看,浙江的外贸成绩在中国也十分耀眼。在2015年中国进出口"双降",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的背景下,浙江2015年出口依然增长,进出口增速均好于中国平均水平。

  今年一季度,浙江外贸形势相较其他地区依然平稳。杭州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更是逆势增长,达到同比增长7.3%的数字。

  这并非偶然。作为中国早期接触外贸的地区之一,浙江有着老底子的匠心和韧性,也有新势力的催生和创新。有着这些内涵的底气,在这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浙江聚焦供给侧,多种冲击的新形势下,其外向经济依然稳步向前,长青不败。

  老底子的坚持:匠心不变

  如果说每个地区经济都有着不同的符号,那么浙江的符号一定是"民企"。几十年来,无数小工匠成长为大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特有的底气。

  温州人郑秀康就是早期的工匠之一。50多年前,郑秀康以做机械模具为生,机缘巧合下学会了制鞋,并创办了自己的鞋厂,并逐渐将康奈皮鞋这一品牌,打向全球。

  那时,许多人都选择了如他一般的道路,到上世纪80年代,温州鞋企已有6000余家。

  浙江温州的民营经济,也逐渐成中国经济的一种典型。“温州鞋”也成了温州经济阶段性的代名词。然而1987年,由于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出现,在杭州市中心,5000多双产自温州的劣质鞋被火烧,并在中国引发了连锁反应。这个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也被打上了“造假”的标签。

  但许多真正的匠人并没有因此退缩,火烧温州鞋的事件,反而为困惑中的浙江民企指出了一条道路——品质和匠心。

  为使鞋帮面料的厚度达到一致,郑秀康引进多台意大利产的平皮机,当时,一台平皮机的价格,相当于温州一套75平方房子的价格……依然打着“温州制造”,“浙江制造”的牌子,通过引进高端工艺和机械化设备,向空缺的中高端市场进军。

  2001年,康奈在法国巴黎开出了中国鞋业第一家专卖店……2009年,已在10多个国家有200多家专卖店。

  “不忘初心。”郑秀康告诉记者,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提升制造能力,让自己“活长久”。

  如温州鞋业对于品质的不懈追求,杭州临安市节能电光源产业也是浙江外贸的一种显现。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临安节能电光源产业,如今节能灯灯管产量已达全球总量的1/4。目前,临安市已拥有绿色照明生产相关企业500余家,年总产值达120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出口创汇3.9亿美元,分别占国内市场的1/3和国际市场的1/10。

  该产业其中的“一份子”,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林夫告诉记者,质量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外贸形势严峻,成本等因素影响下,会通过研发新材料来保证质量。

  “即使对方对于成本,要求越来越低,但我们也不会去走偷工减料的路。”已在30余国家有外贸往来的宁波奥雷士洁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对此很坚定,“会以新技术和研发来降低成本。”

  正是工匠们的坚持,在这不断的洗牌中,浙江民营经济在外贸中伫立了自己的标杆。

  杭州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4785.6亿元,增长5.1%,占浙江进出口总值的68.6%。其中,民营企业出口12579.3亿元,首破1.2万亿元大关,增长7.1%,占浙江出口总值的73.2%。

  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双双下降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带动浙江外贸增长的主力。

  新势力的崛起:创新业态

  在传统民企开拓国际市场之外,新形势催生下,一股外贸新势力正在浙江崛起。

  可以从数据中初现端倪。一季度数据中,杭州外贸数据的逆势增长,离不开以高新技术、跨境电商为主体的新势力、新业态的崛起。

  杭州海关统计,一季度,杭州市(不含省级公司,下同)累计进出口8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

  其中,杭州市出口高新技术产品90.6亿元,增长12.3%,高于该市出口增速4.8个百分点;进口47.9亿元,增长17.6%,高于该市进口增速10.8个百分点。

  同期,杭州市前10大出口企业中,就有4家企业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海康威视就为其一。

  “要真正投入身心到研发中去。”杭州本土企业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谈及作为新势力如何成功崛起时表示。据了解,海康威视的年研发费用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7%。

  而该企业的产品已遍布世界。英国街头、法国埃菲尔铁塔旁,新加坡小区……如今,这个中国企业在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并在荷兰、印度、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个子公司。

  “海康威视目前海外收入增长快于国内市场,占比已经达到26%,而且这样的增长将继续保持。”胡扬忠说。

  与高新技术产品齐头并进的,还有跨境电商发展带来的新业态。

  近年来,趁着“风口”,跨境电商为外贸带来的是不止一次的推力。

  作为经营者,杭州某运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毅趁“风口”,带领企业转型做跨境电商,其2年的销售额相当于父亲10年的传统贸易销售额。

  再看区域,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交易规模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快速增至2015年底的34.64亿美元。

  不仅如此,因跨境电商发展,使作为跨境外贸服务平台的浙江融易通,也成为杭州主要出口企业之一。一季度,该企业出口全部为跨境电商方式,出口值达8亿元,拉动杭州出口增速1.4个百分点。

  “融易通”的负责人陈明春表示,其最开始为传统外贸企业提供服务,但他们发现,在涉及到物流、结算、通关、退税等繁琐的流程性工作时,跨境电商企业常常无从下手。由此,跨境外贸服务业也乘上了“风口”。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国达认为,跨境电商是浙江外贸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跨境电商在交易程序、货币结算、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仍存在瓶颈,要做大做强,尚需更为成熟的国际商贸条件。

  冲击下的出路:聚焦供给 调整结构

  有老底子的坚持,也有新业态的加速,但如今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王东堂表示,当前外贸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将不是短期的”。

  如此环境之下,作为外贸大省的浙江不断寻找冲击下的出路,身先士卒。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制约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应加快推动信息、环保、高端装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推动传统产业做精做深。

  做精做深,在传统外贸产业中,正是调整供给端的举措。

  为了确保“浙江制造”的内涵,在“工匠”们的坚持同时,浙江自2007年起,面向多个传统出口产业集群启动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我们从最初以破解劣质低价、假冒伪劣的无序竞争局面入手,推动专项整治和区域化管理。”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俞一江表示,要以促进质量提升、促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区域品牌为目的,构建质量共治格局,促进浙江出口集聚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性为出口集聚产业提升品质的效果显而易见。据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2015年,浙江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共通报召回出口不合格商品同比下降12.9%。

  与此同时,浙江的传统外贸正悄然进行着技术革新,就连康奈一般的“老牌工匠”,目前也正在推广三维电脑设计、改良提升固特异工艺、研究翻底鞋工艺等等。

  产品更多以文化、技术等内涵吸引海内外,是浙江外贸必然的一条道路。“比如海康威视的摄像头,在摄像头本身的质量之外,对方更注重、更想购买的是技术和方案。”浙江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处长胡斌为记者举例道,这是一种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文化产业、港口服务……这些新型的贸易方式,服务贸易,是浙江外贸调整结构重要手段。

  张钱江认为,服务贸易是浙江开放型经济的“短板”之一,但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十二五”期间,浙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38.8亿美元到442亿美元,年均增长15.8%。

  同时,浙江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由2011年的7.17%上升至2015年的11.3%。

  “从服务贸易占外贸的比重来看浙江的外贸结构调整是非常直观的。”胡斌认为,虽然目前服务贸易规模不大,但增长空间并不小。而服务贸易规模的增加,也标志着货物贸易转型升级的加快。

  如今,浙江杭州已成为中国首批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而浙江也首次将服务贸易列入2016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十三五’是服务贸易的黄金期。”胡斌说道。

  外贸形势严峻的新时期,也是浙江外贸调整结构转型的洗牌期。不久前杭州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浙江省出口1460.8亿元,同比增长13.1%。受其拉动,前4个月浙江省出口同比增幅“扭负为正”。

  正如数据中的稳步增长,新时期下,浙江外贸将依旧长青。(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