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谈“流动儿童”:让他们找到认同与归属

2012年06月01日 14: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和留守儿童比起来,流动儿童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无疑更有利一些。但大批农村孩子进入城市后,会面临各种问题,在哪里上学,学什么,在哪生活,如何生活得更好。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第一届秘书长徐永光的话说,便是“两难”:上学难和融入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开始关注流动儿童,成为最早关注该群体的学者之一。他注意到,当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入人们视野,大批的报道开始涌现。“救救外地民工的孩子, 谁向他们敞开校门” 、“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不容忽视” 、“ 公办学校何时敞开大门” 、“ 民工子弟课桌应该安在哪里” 、“创造条件让流动人口子女上学” 等呼吁声不绝于耳。

  如此呼声下,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也随着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地政府也陆续开始出台政策,用公立学校吸收、审批符合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支持公益办学等方式,让进入城市的孩子能够上学。

  然而,“上学难”的问题尚且可以通过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得到缓解。“融入难”却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有学者认为,能够在父母身边读书,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被城市主流社会所接纳,更不意味着这些孩子可以顺利地变成城市新公民。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他们能跨越城乡文化差异,适应大城市、新学校的生活,为未来的人生做好知识上、技能上、心理上的准备,也需要城市主流人群能给他们以平等、尊重,视他们为未来城市新文化的共同创造者,让他们找到认同与归属。

  北京蓝天二中校长张大力告诉记者,“城市文明”和“孤岛文化”大相径庭,融合问题想得到解决,必须先改变城里人的观念。作为第一所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公立中学,该校也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成为与大都市相和谐的新北京人。“爱他,帮助他,成就他,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不过,在实际的融合中,却出现很多问题,譬如如何让流动儿童和当地的孩子交上朋友、学业如何跟得上,乃至如何去感受这座城市等。

【编辑:张尚初】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