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奇葩题耍的是小聪明

2013年09月16日 08:49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央视“第一时间”周末报道,小学作业、考试越来越多的奇葩题令许多家长无所适从,他们回答不了孩子关于“叮叮叮 叮叮叮”是3×2=6;而“叮叮 叮叮 叮叮”的排列同样是2×3也等于6;更答不出“三分之二个青蛙”的答案是“有头无尾”;“阿嚏 阿嚏 阿嚏”原来是“接二连三”。

  近年来,小学以至初中的奇葩题越来越多,学生晕头转向,家长绞尽脑汁。提倡者说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拓学生的智力。并提出不会可以上网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上网查作业,此种现象正常吗?

  再看一道历史题,黄花岗起义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分为三次问到底是谁开的?三次答案的选项都是 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徐锡麟。最后的答案是:三题全选C,因为教材中有“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这样的奇葩可以是小品,相声的噱头,绝不应该成为偷换概念的学理。

  倡导奇葩题的人强调这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最好办法,其实非常错误。我们打开网页就可以看到,奇葩题和脑筋急转弯、笑话、谜语,灯谜、字谜都是混在一起的,它们到底开启的是哪一类智力?一道小学一年级的奇葩题为“有个孩子叫白方,站在水边看文章”,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答案是“激动”的“激”。一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学过“激”字没有,让家长和学生一起陷入到如此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的字谜之中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吗?灯谜字谜训练的恰恰不是思维的发散与放射,而是高度的单向与聚敛。发散与聚敛,多少人真正明白过?真正的文化、科学与“奇葩”无关,它只是一种游戏与机巧。它诱导人们挖空心思去钻牛角尖,导致思维的僵化与单一。

  寓教于乐没错,但是不能娱乐化噱头化,它是违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奇葩题耍的是小聪明,玩一把可以,但是绝非大智慧。人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没人说智慧反被智慧误的。奇葩题是否益智,只能自己掂对。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